WHO世界衛生組織都擔心的慢性疾病殺手「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猝死
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主任醫師 李瑞文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風險相對增加。但近幾年,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例如:心肌梗塞。過去40歲以下的患者並不多見,如今越來越常見,可能與肥胖、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勞、熬夜、吸菸、缺乏運動等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TO)報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每年都造成全球至少1710萬人死亡,進一步預測,2020全球的死亡頭號殺手就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健康威脅不亞於癌症
癌症雖是國人10大死因中的首位,但心血管疾病已經聯繫很多年蟬聯10大死因第2名,加上與之關聯密切的腦血管疾病,以及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總死亡人數其實是超越癌症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確實不亞於名列首位的癌症。
心血管檢查 冠狀動脈阻塞與硬化是關鍵
不同的疾病影響的關鍵因子都不同,但心血管疾病大多都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與「血管阻塞」有關。
心臟就像是人體中的「馬達」,馬達如果停止運轉,身體機能變無法順利運轉。心臟本身需要氧氣及營養供給,才能維持正常運轉。如果供應氧氣及營養的冠狀動脈阻塞,宛如在身上裝個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危險產生。
阻塞或硬化的危險因子包含:
- 家族史:是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一等親有心血管疾病,得病的風險便提高2~10倍;一等親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越多,或一等親在越年輕時發病,則風險越高。
- 高血壓:常伴隨肥胖、高血脂。冠狀動脈患者約60~70%有高血壓,罹病是正常人的3倍。
- 糖尿病:會加速血管壁的增厚及硬化,也會引起血脂代謝異常、造成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腎病變或眼睛出現併發症。
- 年齡: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關鍵。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會逐件鈣化、狹窄,容易引發阻塞或破裂。
- 性別:男性風險較高,以及停經後的女性。
- 肥胖:會加速動脈硬化,並使心臟負荷過重。因此體型肥胖的人,也較容易罹患心臟病、腦中風。
- 抽菸:香菸內含尼古丁及多種產物,易使血管收縮、血管壁發炎。
- 其他:壓力、缺乏運動、過量攝取高鹽或高糖食物、酒精過量都是高危險因子。
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謹慎評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性。通常標準的心血管疾病檢查,包括抽血、心電圖等基本檢查,至於每2~3年,可做一次比較高階精密健檢,如:心臟電腦斷層。若檢查結果疑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議立即到心臟內科門診進行追蹤與治療。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