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4.1     9 則評論 我來評分 44,103 看更多健檢
 回到列表頁

機器人手臂置換人工膝關節 提早恢復正常行走

摘自Yahoo新聞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承受人類上半身重量的膝關節,耗損量最大的非膝關節莫屬,但是因為嚴重關節發炎退化,導致無法上下樓梯、難以行走時,就必需考量膝關節置換手術。傳統開刀大手術傷口大,影響預後,但是如今已經有高精度電腦導航機器人手臂協助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除了傷口小、疼痛低,最重要的是功能接近正常的膝關節,患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行走。

機器人手臂人關膝關節置換具有許多傳統手術所不具備的優勢,除了傷口較小、流血較少、疼痛程度較低以外,最重要的是功能接近正常的膝關節。(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關節活動受限變形 使用人工關節置換術矯正

依照健保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平均每年約有2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主要因為軟骨磨損造成膝關節空縫變得狹窄,甚至密合起來造成關節變形。發生在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是膝蓋內側的軟骨被破壞,使韌帶變得較緊,使患者出現疼痛、無法行走的困擾。當關節活動受限及變形時,可用人工關節置換術來矯正變形及改善關節功能。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骨科吳立偉醫師表示,人工膝關節置換在台灣是成熟且隨處可見的手術,傳統的手術高度依賴醫師的感官來對變形的關節做修正。然而人類的五官感受畢竟有極限,因此疾病相對嚴重且變形相對厲害的患者術後往往滿意度較差。

機器人手臂來執行人工關節置換 台灣案例數為亞洲之冠

隨著立體定位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解答。透過更客觀的測量和精準的計算,利用機器人手臂來執行人工關節置換已經在許多國家引起熱潮。

美國於2006年執行了第一台機器人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至今已經超過33000例。台灣於2014年引進此項技術,目前案例約800例,案例數為亞洲之冠。

機器人手臂人關膝關節置換具有許多傳統手術所不具備的優勢,除了傷口較小、流血較少、疼痛程度較低以外,最重要的是功能接近正常的膝關節。患者隔日即可出院返家,一周內幾乎可以恢復完全正常行走,六個月內甚至可以回復正常運動。

在最新的全球統計中,以機器人手臂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在六個月後的生活品質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這些是傳統膝關節置換術所難以達成的治療效果。

新聞連結:https://tw.news.yahoo.com/機器人手臂置換人工膝關節-提早恢復正常行走-031322912.html


 回到列表頁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