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醫師會算命)健檢發現憂鬱症
圖‧文/陳維均
「游先生(化名),您生活壓力很大嗎?您常失眠,甚至會莫名的恐慌嗎?」聽了我的問話,坐在診間的游先生竟然愣住了,他囁嚅問:「醫師,你也會算命嗎?你比算命的說得還準。」
我告訴他:「我不是會算命,而是您剛剛完成的焦慮及憂鬱量表數據,顯示您正處於憂鬱狀態。」
50歲的游先生又愣了一下,然後娓娓道來:「醫師,我因為長期的胃部不舒服才安排高級健檢,想看看會不會是得了胃癌,順便全身檢查,沒想到胃只是潰瘍,反而我不敢碰觸的精神問題可以在這次健檢中診療。」
游先生表示,他是公司的主管,1年多來被工作壓力和夫妻問題搞得喘不過氣,常常心情低落、失眠、易怒、疲勞,也曾有自殺念頭,卻不敢跟家人或朋友訴說,也不敢去看精神科,怕被屬下知道主管去看精神科,那不就被當精神病了?
失眠恐慌易怒 試試身心科
從他的談話中可見,許多人仍有看精神科就是精神病的錯誤觀念。其實,處在現代高壓力的社會裡,精神、情緒問題更需要專業來幫忙找到適當的出口;還好游先生透過我們醫院的高級健檢特別安排身心科醫師會談項目,療癒了精神上的問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按人口比例估算,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有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佔5.2%,約125萬人。依本院高級健檢中心去年的統計,透過心理健康檢測與身心科醫師會談發現,有2成以上有憂鬱或焦慮狀態,且幾乎不曾透過任何方式改善目前的心理問題。
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結果指出,近80%的精神疾病與壓力有關,而心理問題又可能引發身體的疾病,民眾不能不重視。
常常在年節前後就會出現因喘不過氣、自戕、身體虛弱被送到急診的個案,在排除可能的疾病之後 ,大都是因心理問題造成的身心病症。如果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心理問題而予以處置,則可避免變成嚴重的身心疾病。
對於在健檢被發現身心問題的個案,在尚未進入疾病的病程前,我們安排與個案討論,針對不同的問題(適應障礙、輕度焦慮憂鬱、心因性失眠等),提供心理治療、紓壓瑜伽、正念減壓、芳香照護等非藥物的輔助療癒方式,個案都能有放鬆的感覺。
建議有精神困擾的民眾能尋求專業,為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擁有身心靈的健康。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