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4.6     23 則評論 我來評分 54,878 看更多健檢
 
健康檢查品質認證
 回到列表頁

【自由時報】腦下垂體腫瘤 3療法可評估

【本文刊載於2018年5月20日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版】

圖‧文/陳建民、陳瑩潔

腦下垂體腫瘤主要原因是鼻腔上方頭顱裡的內分泌腺體(又稱腦下垂體)長了腫瘤,目前發病原因不明,且發病過程緩慢,通常到有症狀的發病期間約5年以上。

腦下垂體腫瘤可分為以下不同類型:

●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會分泌過多的荷爾蒙:

1.生長激素分泌過多:發生在青春期之前,會造成巨人症;若發生於青春期之後則造成肢端肥大症,帶來外觀的改變以及其它疾病,如關節炎、呼吸道阻塞、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

罹患大腸息肉或腫瘤的比率也較高,因此肢端肥大症患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10年。

2.泌乳激素分泌過多:女性患者月經不規則、無月經或乳汁滲漏;而男性患者為男性女乳症。

3.促腎上腺激素過多:庫欣氏症候群,出現月亮臉、青春痘、水牛肩和腹部異常肥胖。

4.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出現心悸、緊張躁動、體重減輕等症狀。

●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通常因腫瘤壓迫到腦下垂體造成視神經、視野受損、複視等症狀,荷爾蒙分泌低下。

◎目前治療方法可分為3種:

1.手術治療:若能完全移除腫瘤則有可能術後不需用藥,或是減少腫瘤數目讓藥物控制更有效。

現有新式導航系統由鼻腔內經蝶竇內視鏡手術,可直接進入顱底蝶竇位置,近距離檢視腦下垂體腫瘤,使得手術安全性及治癒率大大提升,且外觀無傷口。

術後併發症:可能有尿崩症或腦脊髓液鼻漏,約1%風險,住院僅3-4天即可出院。


2.藥物治療:追蹤荷爾蒙變化,評估是否用藥治療,一般可分為口服用藥及肢端肥大症需每月針劑注射,來抑制生長激素(GH)、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H-1)及體制素等其它內分泌指數,藥物控制也可單純用於不適合開刀的病人,如麻醉併發症高危險群、患有心臟疾病或無法經由手術完全清除腫瘤者。 

3.放射治療:照射後雖可讓腫瘤停止生長及開始萎縮,但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見效,有可能傷害到腦下垂體及視神經,且有產生其它惡性腫瘤的機會。

(作者分別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個案管理師)































使用導航系統進行內視鏡手術,手術安全性及治癒率大大提升。


 回到列表頁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