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
男性中年以後,逾7成都有攝護腺肥大或排尿等困擾。醫師建議「減齡、減脂、減法生活」,透過平時的保養,可以預防及延緩攝護腺問題的惡化。
糖尿病是目前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更在十大死因排行中名列前矛,死亡人數增加人數甚至較惡性腫瘤增加人數還多。可怕的是,糖尿病除了是國人主要死因,其餘像是心臟疾病、腎臟相關病變及高血壓等都可能是糖尿病併發引起。此外,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亦較一般人為高。
「亞健康」這名詞對國人來說是一個很新鮮的名詞,代表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一再鼓勵現代人注意亞健康的觀念。
在現今偏頭痛症狀比例漸高的社會中,學習與之相處已經是一門必修課了,從生活習慣與作息改變,以及飲食的改變,相信偏頭痛就不常出現。
臨床發現,曾經發生小中風者未來發生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3倍,因此一旦發生小中風,就如同颱風警報一般,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事先預防永久性的中風風暴來臨。
酒渣的初步表徵與許多皮膚問題類似,因此常因患者無法確切描述症狀,易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青春痘或接觸性皮膚炎,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並確實將個人症狀傳達給醫師,確認酒渣問題並不難。
低體溫「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只要體溫降低一度,體內專門對抗疾病的免疫系統就會失去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戰鬥力;相反地,已降至三十五度多的體溫,只要提高一度,回復到正常的三十六度多,就能提高五到六倍的免疫力。
預防流感肆虐,除了正常的作息、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外,利用植物精油芳香物質助保健一臂之力,將這股純粹旺盛的植物生命能量灌注到我們身上,既可幫助新陳代謝,更可讓病毒止步,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快!
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質,身體每天所承受的毒素能被檢驗出來嗎?健康檢查能幫我把關嗎?難道處在今日的社會,要求一個無害的空間竟是如此困難?
過去,子宮頸抹片檢查對許多婦女來說,是一項很難主動上醫院看診的檢查項目;經過政府宣導,女性已不再將上婦產科視為畏途;近年來,醫學科技進步,子宮頸癌疫苗上市,更造福了所有女性。
針對心血管的檢測,主要都是以最簡單、最符合經濟效益與安全性的方式進行,但是由於心血管的問題並不是單一的指數就能預測,需要多種檢測結合分析,才能更有效的發現問題。
根據統計,男性關心健康的比率較女性低,平均壽命也較女性少了5.81歲,因此除了改善生活作息與習慣之外,提高健康意識,重視自身的健檢保健,也是不可缺少的重點工作。
近日大雨讓天氣又涼了起來,梅雨季也來臨了,是不是讓早上起床的你又哈啾哈啾,一定要用掉好幾張面紙才行?這樣的「感冒」問題,可能是過敏惹的禍!只要仔細觀察臨床症狀與時間,就能簡單分辨過敏與感冒,遠離常年鼻塞、流鼻水之苦。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與飲食,可幫助控制血壓,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近期令人遺憾的消息便是豬哥亮因為大腸癌末病逝。腸道不適常常被忽略,長期的腸道問題,卻可能是結腸直腸癌的前兆,不可不知。
五十多歲的李先生的健檢報告出來後,幾乎都有異常狀況,他的體脂肪高、BMI多了一點,血壓也偏高;再看看抽血報告,更是讓人驚心,總膽固醇高、GOT、GPT高,三酸甘油脂高,C反應蛋白也,類半胱胺酸也高。
邱先生進入診間後,我發現他很面熟,後來想到是之前一位客人的兒子,寒暄之後,他說「我媽媽的胰臟癌已經很嚴重無法開刀,現在只能化療。」而他是因為看見媽媽的狀況,想來做一次健康檢查,希望如果有什麼疾病可以提早發現,不要拖延。
身體就像是一個運作的系統,稍有失衡其實是會發出警訊的,這些警訊有可能就是疾病的前兆,而且身體發出的警訊常常會有層次,一波又一波越來越明顯,如果自己多注意,不用經過檢查,也可以發現。例如說,第一波可能是味道,突然間小便有奇怪的味道,就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第二波或許是更嚴重的皮膚的變化,如長痘痘、長息肉等。
電視上中醫診所的「金人」不斷播送,這檔廣告據說效果非常好,幾乎大家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腰背痠痛的症狀。以來做健診的上班族而言,有到處跑的業務人員、他們總是來不及好好吃飯,腸胃不好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整天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些朋友們運動量少、又不用勞動,不過,卻時常聽到他們說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顯然成為一種另類的職業病。
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顯著有年輕化的趨勢,哈佛健診統計2011~2014資料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心、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時發現異常,尤其秋冬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一旦身體來不及適應氣溫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就可能突然發生。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