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咀嚼方法對了,腸胃就健康!

發表日期:2017-10-31

  • 3645
  • 0
聽健康
文/哈佛健診 納祖德院長

從事健檢與在醫院看病患的狀況是不同的,來做檢查的人多半是健康的人,我稱之為客人,而非病人。

做有感胃鏡檢查後,我多半會直接告知客人胃鏡所看見胃部的狀況,並詢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要問我。漸漸發現一件事,其實有的客人是覺得自己應該有什麼,但又有沒有太嚴重的症狀,才會安排做腸胃鏡的檢查。所幸,絕大部分照完腸胃鏡後都沒有大問題。

劉先生是個年輕的業務員,他不但常常胃不舒服,還說自己一定有胃食道逆流,但在胃鏡檢查時,我並沒有看到胃與食道交接的賁門附近有問題。
「你怎麼會覺得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呢?」我很好奇地問他。
「吃完飯後,就會覺得胃脹,有時會有酸水往上跑的感覺。」聽完他的回答,我想他吃飯的速度一定很快,因此,吃得過多了。
「你吃飯速度很快嗎?」我問。
「是呀,沒有什麼時間,就趕緊吃吃又去跑客戶。」他的回答如我所料。


吃東西咀嚼至少三十下,七天就能改善腸胃不適


我向他解釋,吃東西時一定要慢慢咀嚼,有的說法是一口食物要咀嚼三十下,但我們不用算幾下,只要把一口食物,在嘴巴裡咀嚼成為液體狀態才吞下,這樣通常至少有四、五十下了。

當咀嚼次數夠多,口腔就會分泌很多的消化酶及酵素,這樣腸胃道就會比較健康,比較不會脹痛; 且由於多咀嚼的關係,這樣就會吃得比較慢,也不會吃過頭。我建議他回去試試這個方法,如果確實有做,一個禮拜後應該就會有改善。

我為什麼會這麼有把握呢?這是因為,在醫院看診時,也會推廣這個方法,大多病人回診時,只要在用餐時注意咀嚼這個動作,通常都會跟我說很有用,我還記得有位小姐,一周後跟我說「納醫師,你開的藥還好,但你教我這個動作很棒,我的症狀改善很多了。」經過這麼多的人親身嘗試過後,可以證明咀嚼這個小動作真的可以讓整個腸胃道更健康。


吃太快來不及產生飽足感,就容易吃過量


慢慢咀嚼然後吞嚥的道理就像是一顆石頭丟到水裡,水面會出現漣漪,然後慢慢散去,再丟一顆,又慢慢擴散,但如果一直很快地丟,水波就會亂掉,也看不到擴散的漣漪。我們的腸胃道也是,當食物進入口中後,只要慢慢咀嚼,不但讓食物成為更小的分子,而且充分地混和唾液,然後慢慢的吞嚥,進入食道、胃、腸……,就像水波擴散,穩定而緩慢,這樣整個腸胃道都會變好。

如果沒有經過細細咀嚼,很大塊的食物吞入胃中,這樣一定會帶給胃部很大的負擔,當然胃就會不舒服;有時會產生氣體,而會有胃脹甚至造成腰痠背痛;而且吃的速度太快,腦部尚未有飽足感時,食物就已經吃過量,當然會脹。

因此,只要有點耐心,從消化的第一個入口就開始細嚼慢嚥,妥善的處理食物,就能讓腸胃道很健康,也不會有脹、逆流等不舒服的感覺;而腸胃道若健康了,整個身體才會健康。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吃保健食品?你該知道的五個重點

    所謂保健食品指的是以增進健康、補充營養、養顏美容為主的產品:像是維生素B群、魚油、蜂王乳、維他命、維生素C、維生素E、Q10、膠原蛋白、綠藻、酵素等都是保健食品。為什麼要吃保健食品呢?

  • 不合格的中草藥,能治病也可能傷身

    盧太太在一個月前才做完健康檢查,她是一位對自身健康很注意的女士,過了中年後,每年都會定期來到健診中心做檢查,她的健檢報告顯示健康狀況一直很不錯,但我看到她上個月健檢時的抽血報告,GOT、GPT兩個顯示肝功能狀態的指數,都超過標準,很明顯是異常,加上GGT也過高,通常GGT過高表示是酒精性、藥物性或病毒性的肝炎症狀,所以我直覺地懷疑「會不會是用藥問題?」因為盧太太之前的生活飲食都很正常,不可能一年之間就有改變.....

  • 為何女人分享式聊天潛藏危機?

    女人專屬的分享式友誼雖然溫柔而安全,但卻潛藏著隱憂,因為太著重在情感與情緒的發洩,而疏忽了友誼更具積極面的功效。

  • 新婆媳關係 這樣做就對了!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新時代的婆媳關係出現變化,媳婦懂得尊重與學習婆婆的生活經驗,更讓新的家人認識真正的自己,才能營造互信互愛的新婆媳關係。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