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每5人就有1人高血壓 沉默健康殺手如何預防?

發表日期:2017-12-19

  • 2970
  • 0
聽健康


文/哈佛健診院長納祖德醫師


時序入冬,總是會聽到一些新聞開始讓大家注意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其實,不只是冬季,我們應該時常都要注意自己的血壓。因為一旦有高血壓,就像身體裡埋藏著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會爆炸,更有人稱高血壓為「沉默的殺手」,有些人,正值壯年,正在為事業打拚,突然間就撒手人寰,親友都十分錯愕,想說原本無病無痛,怎會這樣?最後才發現原因是高血壓。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 風險比別人更高


前來做健康檢查的人中,有不少人有血壓高的症狀卻不自知,像是趙先生就是如此,直到這次來檢查才知道自己有血壓有點偏高。趙先生不覺得自己平常血壓高,應該是來檢查心情緊張才造成的。很多客人都會有這種拒絕承認的反應,但身為醫生也不能這樣就相信,還是得「小心求證」。

我進一步詢問他的家族病史,趙爸爸有高血壓,那麼趙先生很可能有遺傳的基因在身上,很容易就血壓上升。而且趙先生體重超重,我建議他平時就要多注意血壓。因為高血壓一般不會有症狀,但不注意、不去管它,血管本身會因為壓力越來越薄,然後會破。有的人會脖子感覺痠痛或者產生栓塞等,這些都是會致命的狀況,非常危險。
 


定期量測追蹤血壓 降低中風機率


或許真的像趙先生所言,他是因為來檢查緊張才血壓升高,但要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最佳辦法是要每天自己測量。最少是早晚兩次,最好的是早、中、晚、睡前四次,無論高低都記錄下來,如果發現真的都過高,就要去看醫生,看醫生時,記得把血壓紀錄一併帶去,讓醫生參考。當持續血壓高時,就表示有高血壓的疾病,就要長期服藥控制。

報告上的紅字只是異常狀況,現在可能沒有疾病,只代表你的身體告訴你的警訊,倘若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趨勢,這些都是中風的高危險因素,所以一定要小心預防。高血壓的症狀看起來似乎不致命,但卻常引起心肌梗塞、中風等要人命的病症,大家如果到醫院量血壓會緊張的話,不妨買個血壓計放在家中,時時注意自己和全家人的血壓狀況。


 

高血壓飲食三原則


1.多攝取蔬果、五穀,少吃紅肉與精緻食品。
2.多攝取低脂的乳製品和適量的堅果。
3.降低不飽和脂肪的攝取,選用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料理時不油炸,盡量減少油脂攝取。

這是1997 年美國大型高血壓防治計畫發展出的DASH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壓。作法一點都不難,一般人就可以遵行。 

>> 病都是吃出來的!靠飲食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大腸癌​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應趁早開始!

    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顯著有年輕化的趨勢,哈佛健診統計2011~2014資料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心、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時發現異常,尤其秋冬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一旦身體來不及適應氣溫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就可能突然發生。

  • 「坐」出來的腰酸背痛

    電視上中醫診所的「金人」不斷播送,這檔廣告據說效果非常好,幾乎大家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腰背痠痛的症狀。以來做健診的上班族而言,有到處跑的業務人員、他們總是來不及好好吃飯,腸胃不好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整天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些朋友們運動量少、又不用勞動,不過,卻時常聽到他們說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顯然成為一種另類的職業病。

  • 健康檢查的數據意義

    身體就像是一個運作的系統,稍有失衡其實是會發出警訊的,這些警訊有可能就是疾病的前兆,而且身體發出的警訊常常會有層次,一波又一波越來越明顯,如果自己多注意,不用經過檢查,也可以發現。例如說,第一波可能是味道,突然間小便有奇怪的味道,就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第二波或許是更嚴重的皮膚的變化,如長痘痘、長息肉等。

  • 癌症不見得是絕症

    邱先生進入診間後,我發現他很面熟,後來想到是之前一位客人的兒子,寒暄之後,他說「我媽媽的胰臟癌已經很嚴重無法開刀,現在只能化療。」而他是因為看見媽媽的狀況,想來做一次健康檢查,希望如果有什麼疾病可以提早發現,不要拖延。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