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7成糖尿病友足病變竟是鞋子問題?!5個挑鞋重點報你知!

發表日期:2018-12-19

  • 1802
  • 0
聽健康
萬一不幸罹患糖尿病足該怎麼辦?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分別是:鞋子的問題69%,燙傷佔90%,外傷佔7%。不可思議吧!

判斷神經病變程度  你適合哪種鞋

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如何判定自己的病徵程度,以及如何選一雙適合的鞋,絕對是最重要的。眼鏡小醫朱家宏在其新書《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建議從神經病變的程度及鞋子的關係可以這樣判斷:
1.零級:未有任何神經病變現象產生。患者仍可穿一般鞋,不過最好每年進行例行檢查,現階段還不需要藉助於足踝專科診治。
2.一級:以一根小針刺患者相距約0.5公分的皮膚,患者要是無法分辨,以為針是刺在皮膚同一個部位,這就表示患者已經有些微的神經病變,此時患者絕對禁止穿高跟鞋,只能穿運動鞋、休閒鞋,進入這個階段最好能尋求足踝外科專科醫師的積極性指導,每半年檢查1次。
3.二級:曾經有一根趾頭截肢或有潰瘍(非足底潰瘍)這階段的患者必須穿著糖尿病足專用鞋,每4個月檢查1次。
4.三級:曾經傷口破一個大洞,或已經截肢兩肢以上,腳的形狀已經變形進入這個階段的患者,必須穿著訂製鞋,並考慮找骨科足踝次專科醫師予以協助。此外,還必須每2個月定期檢查。
 
當糖尿病足患者不可避免地有了傷口,或甚至有潰瘍的症狀,主要的處置方法就是「清創」,將壞死、感染的組織刮除。如果傷口感染嚴重,軟組織缺損,就可能不得不走到截肢這一步。
朱家宏醫師常對病人說:「人死不能復生,組織壞死也是一樣。」徹底清創是最基本的,因為若沒有將壞死的組織一次清除乾淨,壞死的組織將成為細菌的溫床,很容易擴大感染到原本健康的組織。所以,清創手術除了必須徹底,也要考慮如何關閉傷口,之後如何穿鞋、穿義肢。
 
無奈,健保是採以量計價的制度,於是許多糖尿病患者淪為某些醫師圈養在牛欄裡的乳牛,定期抓出來擠奶;例如進行清創手術時不切除乾淨,今天處理一下,放回牛欄,明天再處理一下,甚至截肢亦同......,只因手術進行愈多次,健保給付也就可以領得愈多。再加上國內醫療轉介制度未盡完善,以致某些醫師還會抱著「自己養的乳牛怎能讓給別人擠奶」的心態,內科醫師不會轉給外科醫師,外科醫師不會轉給足踝骨科醫師,有時候血管阻塞,還需要心血管外科的幫忙,傷口才有可能好。
 
整體來看,糖尿病應該是一個團隊的病,需要多科的會診與分工合作,病患才能得到較完善的診療。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患者必須自己建立足夠的知識,能夠自行判斷、找對症的分科,以免淪為某些醫師所圈養的乳牛,在牛欄裡住很久很久。

給糖尿病友  選鞋應注意的5件事

雖然神經病變還在零級及一級的患者不需要穿特別的糖尿病鞋,但選鞋時應盡量符合糖尿病鞋的精神,讓病友挑一雙可自行鬆緊、不妨礙血液循環的好鞋!
1. 鞋子前面的「趾盒」(放腳趾頭的地方)一定要夠寬夠深,最好可以讓腳趾稍微在裡面活動。許多人合併有爪狀趾,容易在腳趾的背部磨擦鞋子而潰瘍。
2. 鞋底要夠軟,但支撐又要夠,以免中足的變形更嚴重。如果已有變形,可能要考慮訂做鞋墊。
3. 中身要有鞋帶或扣帶可以調整鬆緊,不可因太鬆而滑動,也不可因太緊而影響血液循環。
4. 包住腳跟的部份要夠堅固,不可讓腳跟在裡面晃動,產生更多磨擦。
5. 鞋子要夠輕,降低糖尿病者因肌肉無力及攣縮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引自朱家宏出版書籍《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 
★前往博客來看好書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應趁早開始!

    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顯著有年輕化的趨勢,哈佛健診統計2011~2014資料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心、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時發現異常,尤其秋冬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一旦身體來不及適應氣溫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就可能突然發生。

  • 「坐」出來的腰酸背痛

    電視上中醫診所的「金人」不斷播送,這檔廣告據說效果非常好,幾乎大家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腰背痠痛的症狀。以來做健診的上班族而言,有到處跑的業務人員、他們總是來不及好好吃飯,腸胃不好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整天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些朋友們運動量少、又不用勞動,不過,卻時常聽到他們說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顯然成為一種另類的職業病。

  • 健康檢查的數據意義

    身體就像是一個運作的系統,稍有失衡其實是會發出警訊的,這些警訊有可能就是疾病的前兆,而且身體發出的警訊常常會有層次,一波又一波越來越明顯,如果自己多注意,不用經過檢查,也可以發現。例如說,第一波可能是味道,突然間小便有奇怪的味道,就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第二波或許是更嚴重的皮膚的變化,如長痘痘、長息肉等。

  • 癌症不見得是絕症

    邱先生進入診間後,我發現他很面熟,後來想到是之前一位客人的兒子,寒暄之後,他說「我媽媽的胰臟癌已經很嚴重無法開刀,現在只能化療。」而他是因為看見媽媽的狀況,想來做一次健康檢查,希望如果有什麼疾病可以提早發現,不要拖延。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