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養寵物較不容易過敏!做到這8點讓免疫系統更堅強

發表日期:2019-06-24

  • 1558
  • 0
聽健康

微生物群的多元表達對我們的免疫系統有好處,但多樣性又是另一種現代人體內微生物群極為欠缺的特性。很多研究都將西方國家都巿居民的腸道微生物群,與吃較多植物(也就是較多纖維)的鄉村居民及狩獵採集者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現代化生活明顯降低了人們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讓飲食充滿不同種類的纖維(因為不同菌種吃的纖維種類不同),就能直接增進腸道細菌的多樣性——即使微生物群研究仍是新興領域,但研究人員都認同腸道細菌多樣性是宿主健康的關鍵


事實上,研究顯示,單靠纖維就能大幅增加或減少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而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特質,甚至會傳給你的孩子。《超級大腦飲食計畫》書中,醫學新知網站Medscape撰稿者麥克斯・盧加維爾(Max Lugavere)列舉了一些方法,能讓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達到最大化:


避免使用抗菌洗沐用品和乾洗手液-只在絕對必要時使用,例如到可能接觸很多病原菌的地方(如醫院)時。


擁抱大自然-多到戶外活動,去公園,去露營或健行。


喝過濾水-開發中國家在水中加氯,避免以水為媒介的病原菌猖獗,這是好事。不過很多已開發國家供應的水往往也添加過多的氯。


減少洗澡次數-或是減少用洗沐用品洗澡,也許你可以考慮隔次使用。減少洗澡而增加的求偶氣味分子,也就是費洛蒙(pheromone),甚至可能有助於你的戀愛生活。至於洗頭,一周最多用一到兩次洗髮精就好——沒理由每天都用洗髮精洗頭!


盡可能買有機農產品-有機農產品所含的抗氧化多酚比較豐富,這些抗氧化多酚有助於維持體內製造丁酸的細菌,同時維持黏膜的健康。

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要服用廣效抗生素-抗生素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救命——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不過,根據近日一項研究指出,全美有30%的抗生素處方都是完全不必要的。服用這些抗生素可能破壞體內的微生物生態系,還可能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這類會乘虛而入的病原菌占據優勢。


養寵物-全美有數以百萬計無家可歸的動物住在收容所裡,牠們很樂於幫你增加你的微生物群多樣性。懷孕時家裡養狗的女性,比較不容易生出過敏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狗為伴的兒童,罹患氣喘的機會也會降低15%。和狗同住,是增加家中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最佳方式之一。


放慢腳步-消化程序在你整個人放輕鬆時才會進行,因此才會有「休息並且消化」(rest and digest)這種說法。一邊忙碌一邊吃東西,可能啟動體內一連串的壓力反應機制,並且破壞消化程序,這不只會阻礙身體吸收營養,也會阻礙你體內的益菌獲取營養。


-本文節錄自《超級大腦飲食計畫:擊敗失智、調校大腦,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有創造力》,大雁出版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吃保健食品?你該知道的五個重點

    所謂保健食品指的是以增進健康、補充營養、養顏美容為主的產品:像是維生素B群、魚油、蜂王乳、維他命、維生素C、維生素E、Q10、膠原蛋白、綠藻、酵素等都是保健食品。為什麼要吃保健食品呢?

  • 不合格的中草藥,能治病也可能傷身

    盧太太在一個月前才做完健康檢查,她是一位對自身健康很注意的女士,過了中年後,每年都會定期來到健診中心做檢查,她的健檢報告顯示健康狀況一直很不錯,但我看到她上個月健檢時的抽血報告,GOT、GPT兩個顯示肝功能狀態的指數,都超過標準,很明顯是異常,加上GGT也過高,通常GGT過高表示是酒精性、藥物性或病毒性的肝炎症狀,所以我直覺地懷疑「會不會是用藥問題?」因為盧太太之前的生活飲食都很正常,不可能一年之間就有改變.....

  • 為何女人分享式聊天潛藏危機?

    女人專屬的分享式友誼雖然溫柔而安全,但卻潛藏著隱憂,因為太著重在情感與情緒的發洩,而疏忽了友誼更具積極面的功效。

  • 新婆媳關係 這樣做就對了!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新時代的婆媳關係出現變化,媳婦懂得尊重與學習婆婆的生活經驗,更讓新的家人認識真正的自己,才能營造互信互愛的新婆媳關係。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