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於全球!兩大原因成關鍵

發表日期:2021-06-08

  • 3437
  • 0
聽健康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行政院6月7日宣布,原訂6月14日結束的「全國三級警戒」將延長到6月28日止,教育部也公告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將停課至7月2日。而就數據來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6月6日上午09:00,全球新冠肺炎致死率為2.16%;然而,從5月15日雙北升為三級警戒以來,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卻高達2.4%,大於全球平均值。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可能是因為「中高齡、具慢性病史的確診者多」以及「重症醫療人力不足」兩大原因。


中高齡慢性病患為重症高風險群
從數據來看,截至6月7日為止,台灣已有286人不幸死於新冠肺炎。其中以60歲以上長者為主,多數更具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事實上,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20年7月出版的期刊雜誌便指出,「新冠肺炎死亡相關因素包含年齡、男性、病態性肥胖症、冠狀動脈疾病、癌症、急性器官功能障礙、住進重症病房床位較少的醫院等。」

不只如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資料也顯示,「高齡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更容易引發重症。新冠肺炎死亡案例中超過80%為65歲以上長者,超過95%為45歲以上族群。」不只如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也羅列容易在感染新冠肺炎後,引發重症的族群,其中包括具癌症、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第一、二類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等慢性病史者以及肥胖族群。由此觀之,在在可見「中高齡」、「具慢性病史」者染疫後的重症率,不可等閒視之。 

急重症醫療人力吃緊
至於「重症醫療人力不足」情形,張上淳也指出,近年愈來愈少醫師投身重症照顧;然而,照顧新冠肺炎重症病患時,常需多名醫護共同合作,對於醫療量能便產生了負擔。 

細究重症照顧醫療人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源於急重症領域身心壓力大、常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病衝突,甚至導致醫療暴力,以及健保給付低等問題。 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兼疾病管制局局長張鴻仁也表示,6月5日飆高的死亡數,凸顯出重症照護失能問題「每張重症病床,背後是一群兵疲馬困的醫護人員在苦撐,盼不到援兵也看不到未來。」且「用於治療重症的藥物不足且管制過嚴」。張鴻仁也建議,應儘速召開健保委員會挹注資源,「讓全國各級醫院大開病床、大招醫護,必須有額外預算,不能再用去年協商的總額匡住。」

從日常做起,共同保存醫療量能
綜觀上述原因,可以發現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的原因,除了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影響外,也蘊藏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爆的長期結構性因素。然而,在此之際,除了期待政府改善制度及相關政策外,作為一般民眾更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協助保存醫療量能。

舉例而言,由於急診醫療量能吃緊,民眾若非有緊急或必要需求,應避免逕赴急診,而是多加善用遠距醫療資源,藉由線上看診,降低感染風險,並減少醫療院所負擔;此外,民眾在居家防疫期間,也需持續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健康,尤其是慢性病患,更應透過遠距醫療諮詢、固定運動習慣、均衡飲食、規律作息等,維持自身健康,不僅增強免疫力、為身體打好地基,也降低重症化風險。最後,「防疫視同作戰」,站在抗疫戰場最前線的醫療人員,都是守護這塊土地的戰士,值得我們透過社群媒體或各種方式表達感謝之意。畢竟,面對嚴峻的疫情,唯有醫民同心,同島一命齊心抗疫,才有可能挺過疫情侵襲。

參考來源:
1.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5227
2.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060142.aspx
3.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768602
4.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need-extra-precautions/people-with-medical-conditions.html
5.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51311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6.https://www.hospitalist.org.tw/information_detail.php?id=53&fbclid=IwAR0Ux5yJ7xO0VWFlILWU2WVOforZtvWiGZSxM8sf0v4v0SPGsnjNHnT-HGw

撰文者:醫聯網 特約編輯 郭慧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應趁早開始!

    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顯著有年輕化的趨勢,哈佛健診統計2011~2014資料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心、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時發現異常,尤其秋冬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一旦身體來不及適應氣溫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就可能突然發生。

  • 「坐」出來的腰酸背痛

    電視上中醫診所的「金人」不斷播送,這檔廣告據說效果非常好,幾乎大家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腰背痠痛的症狀。以來做健診的上班族而言,有到處跑的業務人員、他們總是來不及好好吃飯,腸胃不好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整天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些朋友們運動量少、又不用勞動,不過,卻時常聽到他們說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顯然成為一種另類的職業病。

  • 健康檢查的數據意義

    身體就像是一個運作的系統,稍有失衡其實是會發出警訊的,這些警訊有可能就是疾病的前兆,而且身體發出的警訊常常會有層次,一波又一波越來越明顯,如果自己多注意,不用經過檢查,也可以發現。例如說,第一波可能是味道,突然間小便有奇怪的味道,就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第二波或許是更嚴重的皮膚的變化,如長痘痘、長息肉等。

  • 癌症不見得是絕症

    邱先生進入診間後,我發現他很面熟,後來想到是之前一位客人的兒子,寒暄之後,他說「我媽媽的胰臟癌已經很嚴重無法開刀,現在只能化療。」而他是因為看見媽媽的狀況,想來做一次健康檢查,希望如果有什麼疾病可以提早發現,不要拖延。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