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2018最新調查報告 台灣民眾46歲後 肺臟明顯老化!

發表日期:2018-05-22

  • 3263
  • 0
聽健康

2018台灣民眾「醫學生理年齡」調查報告

台灣民眾46歲後 肺臟開始老!空污、生活習慣、基因造成?
疾病預防+健康促進+有效老化管理 預防醫學、逆轉疾病三部曲!

全台第一個健康檢查及健康照護平台 - 醫聯網發佈2018台灣民眾「醫學生理年齡」抽樣調查報告,發現46歲以上男、女肺臟年齡有明顯老化現象,此一調查報告是根據健診中心抽樣300多筆26~76歲台灣民眾健檢報告分析而出。

「醫學生理年齡分析」(內含心、肺、肝、胰、腎、體型年齡分析)是根據健檢後報告資料匯入大數據模組分析系統,將個人報告數值與亞洲200萬人、500萬筆健診與「同年齡」、「同性別」比較出來的一組年齡數字。本調查是以檢視內臟年齡的角度,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健康報告紅字,提供疾病預防明確方向。
 

台灣民眾肺臟面臨更多環境不良因子傷害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2010年起肺癌已連續七年蟬聯癌症死因首位。臺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暨健康管理中心林英欽主任指出,肺部病變有很多因素,包括家族史、個人疾病史及環境變化、老化等,本次調查結果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近幾年台灣人的肺臟已面臨更多環境不良因子傷害,使病變可能提早發生。46歲以上的世代本是就是曾身處肺結核、肺炎高傳染性時代的族群,而這幾年空汙狀況日趨嚴重,若暴露在不良因子下時間越長,加上內臟提早老化,肺的指數就會越來越差,更加深癌變風險。

不過民眾毋需過度恐慌,林英欽主任強調,「肺年齡是可以進步的!」透過有效的數據模組分析提早了解內臟老化狀況,加上適當強化心肺功能運動及生活上的空汙預防措施,即便在生理年齡分析發現與同族群相比有老化狀況,還是能夠透過健康改善方針、逆轉生理年齡,讓自己狀態比以前更好。


生理年齡檢測 帶動預防醫學之落實


韓國Mediage研究院曾針對91,835位、連續進行四次以上生理年齡分析的民眾發現,不管男女別,長期來看都降低了生理年齡。同時,原來生理年齡較高(差)的對象,竟有明顯的健康改善,顯示生理年齡分析指標是促進個人健康改善的重要因素。

以往健康檢查著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健檢後加值的「生理年齡分析」,透過數據評估及個人化健康管理方針擬定,搭配具體可行的成效檢視,更能突顯預防醫學價值。


「Bigdata+AI,迎接健診3.0新時代研討會」 探討更多健康促進作法


本次調查報告發表於5/24於高雄舉辦的「Bigdata+AI,迎接健診3.0新時代研討會」,發表內容除了有台灣人整體肺臟老化趨勢觀察,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顧問丁台怡博士也將針對相關數據進行解讀。此外,本活動也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蕭育仁副院長談「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健康照護之運用」,以及眾匯智能健康王欽堂董事長針對「互聯網+健診 開創共享經濟新時代」主題進行發表,韓國抗老研究院裴哲永博士更以韓國經驗,分享生理年齡的運用以及預防醫學實際作法

>>台灣人過了35歲後 老化速度竟是韓國人的2倍?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吃保健食品?你該知道的五個重點

    所謂保健食品指的是以增進健康、補充營養、養顏美容為主的產品:像是維生素B群、魚油、蜂王乳、維他命、維生素C、維生素E、Q10、膠原蛋白、綠藻、酵素等都是保健食品。為什麼要吃保健食品呢?

  • 不合格的中草藥,能治病也可能傷身

    盧太太在一個月前才做完健康檢查,她是一位對自身健康很注意的女士,過了中年後,每年都會定期來到健診中心做檢查,她的健檢報告顯示健康狀況一直很不錯,但我看到她上個月健檢時的抽血報告,GOT、GPT兩個顯示肝功能狀態的指數,都超過標準,很明顯是異常,加上GGT也過高,通常GGT過高表示是酒精性、藥物性或病毒性的肝炎症狀,所以我直覺地懷疑「會不會是用藥問題?」因為盧太太之前的生活飲食都很正常,不可能一年之間就有改變.....

  • 為何女人分享式聊天潛藏危機?

    女人專屬的分享式友誼雖然溫柔而安全,但卻潛藏著隱憂,因為太著重在情感與情緒的發洩,而疏忽了友誼更具積極面的功效。

  • 新婆媳關係 這樣做就對了!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新時代的婆媳關係出現變化,媳婦懂得尊重與學習婆婆的生活經驗,更讓新的家人認識真正的自己,才能營造互信互愛的新婆媳關係。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