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灣陸續收到國際社會捐贈的新冠肺炎疫苗,除了日本致贈的124萬劑牛津AZ疫苗(AstraZeneca COVID-19 Vaccine)已於6月4日下午到貨,來自美國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Moderna COVID-19 Vaccine)更在6月20日送抵台灣,為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緩解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在疫苗如火如荼開打的同時,台灣卻也頻頻傳出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數據,截至6月18日止,台灣共有1,374,956人接種AZ疫苗,其中269,056人為75歲以上長者,而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VAERS) 更已收到49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報告。 雖然在此49例中,尚未有任何死亡個案,被判定與疫苗接種相關,卻已讓許多人對於家中長者是否該施打新冠肺炎疫苗,陷入天人交戰。
長者接種後不良事件,非台灣獨有現象
事實上,長者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甚至死亡現象,並非台灣獨有現象。挪威藥品管理局(Statens Legemiddelverk)在今年1月14日時發布的新聞資料顯示,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與挪威政府有鑒於長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重症化風險較高,因此決定首先為長者和療養院居民接種疫苗。然而,「對於疫苗的主要研究,並未包含病況不穩定或患有急性疾病的患者,也只有少數 85 歲以上參與者。當我們為極高齡者和病情嚴重者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時,確與死亡事件的發生具有時序上的關聯性(temporal relationship)。」
雖然所謂「時序上的關聯性」,意指死亡事件與疫苗接種之間在時間順序上確有先後關係,卻不一定存有因果關係(causal association),也就是說死亡事件不一定是由新冠肺炎疫苗導致。然而,挪威公共健康局仍提醒,「對於多數高齡或孱弱的接種者來說,接種疫苗可降低感染新冠肺炎後的重症化風險,這種風險降低的『利』,足以抵銷其注射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弊』。然而,對於極其虛弱的人們而言,即便是輕微的不良反應,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對於預期壽命極短者而言,接種疫苗的好處可能微乎其微;對於極度虛弱的患者和醫療末期病人而言,則需仔細權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利弊。」
高齡、慢性病接種,可能導致死亡通報案件增加
而就台灣本土疫苗施打狀況而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初期,多數接種對象均為年長者,並可能有潛在慢性疾病,使得這類疫苗接種後通報死亡的案件數量增加。因此需藉由回顧病歷資料或解剖釐清死因,調查這些事件是否可能與疫苗相關。」
而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6月19日發布的新聞稿資料來看,就司法相驗解剖且有正式報告的四例個案而言,這四例介70至90多歲的死亡案例,初步研判死因與粥狀動脈硬化、主動脈瘤破裂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或支氣管性肺炎等慢性病史相關。截至目前為止,死亡個案雖在時序上與疫苗接種相近,但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需仰賴司法相驗解剖或回溯檢查等後續發現,才能更精確地釐清死因。
避免高溫接種,注意防曬、補水
儘管目前施打疫苗後的死亡事件,尚無資料顯示與疫苗施打具有直接因果關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提醒,近期身體不適或慢性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需於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行接種。另外,由於近期天氣炎熱,建議長者就近接種、避開高溫時段,並注意防曬及補充水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年長體弱者施打新冠肺炎疫苗,需被仔細規劃、評估之外,為年長體弱者的照護者施打疫苗,也成為近日討論焦點。
照護者接種,間接保護新冠肺炎高危險群
舉例而言,美國醫療媒體《健康線上》(Healthline)報導便引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家庭護理研究中心(Family Caregiving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主席Terri Harvath之言表示:「當我們保護家庭照護者時,也是在保護年長、作為高危險群的患者。」
不只如此,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也刊載由Meghan C. Halley與Christina Mangurian發表的研究〈照顧照護者—為醫療保健團隊的基本成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Caring for the Caregivers — Covid-19 Vaccination for Essential Members of the Health Care Team)。此文中提及,考量到照護者是患者醫療保健團隊不可或缺的成員,而且當患者在家休養時,非正式照護者是醫療保健系統的重要延伸。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些非正式照護者也將成為患者最親密的接觸者,更是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主要風險來源;再加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或許能減輕照護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承受的壓力,因此「優先為身體虛弱者的護理人員接種疫苗,具有廣泛好處。」
疫苗仍為抗疫最有效途徑,安全性也持續監測中
正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說,「疫苗接種仍是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避免重症與死亡最有效的途徑。全世界已有數億人接種過至少一劑疫苗,且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也正持續被監測當中。」 也因此,綜觀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施打疫苗仍是勢在必行,只不過針對年老體衰者,接種前應更謹慎評估其健康狀況,並且避免在高溫下施打疫苗;同時,為了能即時處理接種後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完也別忘了在原地休息、密切觀察30分鐘。而針對年老體衰、經醫師評估後不建議施打疫苗的人,若改由其照護者優先接種,或許也是讓疫苗防護力極大化的方式之一。而唯有透過更審慎周延的疫苗施打評估及相關安排,才能讓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發揮最大效益,也朝群體免疫的目標更往前邁進一步。
【參考資料】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