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促進健康生活 善用網路科技才是真正對策

發表日期:2017-05-18

  • 1996
  • 0
聽健康
 
文/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王欽堂-經濟日報專欄
 

日前參加一場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財團法人所舉辦的智慧健康國際論壇,除了國內專家及健康照護相關廠商之外,也邀請了丹麥及日本專家與會。這些先進國家同樣都面臨高齡社會的問題,丹麥與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均已超過20%,日本更已經達25.10%並持續成長中。而由於新的疾病治療方法及技術不斷問世,病人有愈來愈高標準的期待及醫療費用的支出等共同議題。
 

預防醫學 延壽大作戰
 

另外,不分國家,隨著網路及各種資通訊技術的發展,愈來愈多數位化運用的健康照護(E-Health)、遠距醫療照護(Telemedicine)或遠距健康照護(Telehealth)模式被發展出來,挑戰既有的健康照護模式及傳統醫護人員的角色。而隨著行動裝置的發展所帶來的行動網路生活,促進了所謂病人賦能(Patient empowerment)概念,強化更多病人(或被健康管理者)自身的責任和權力。
 

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身為全世界最長壽、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他們對國家健康照護視野的前瞻性,可以從訂定所謂健康照護上的戰略目標上看出端倪。在日本的「再興戰略中短期工程」表中,有一項2020目標KPI,把2020年的目標訂為三大項,分別是「健康壽命延長一歲以上、內臟脂肪症候群(台灣稱代謝症候群)減少25%以上,以及健檢受檢率80%以上」。這三項重要目標的共同特徵就是預防性,都是非常前瞻性的指標,而不只是減少癌症死亡率、提高平均壽命或減少就醫次數等指標而已。
 

論壇中有一個值得持續探討的議題,就是在全民健保制度下,被保險人的部分負擔比例和國民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部分負擔愈高,國民就愈健康嗎?還是剛好相反?丹麥這個國家健保被保險人的負擔是0,但是他們卻是三個國家中最健康的國度,而台灣和日本被保險人的部分負擔比率均為30%,但是健康狀況卻普遍惡化。
 

此外,部分負擔比愈高,人們會更加珍惜健保資源,還是會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態而使用更多?使用更多健保資源,就是使用更多醫療資源,會讓人更健康,還是讓人病得更重?這些都是有趣的問題。
 

遠距照護 善用物聯網
 

台灣是僅次於日本,全世界老化速度次高的國家。預估到2017年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聯合國所訂的「高齡社會」。而預估到2027年,我們的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1%,進入「超高齡社會」。這樣的趨勢之下,我們的健康照護政策,乃至於長期照護政策都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從論壇結論,我們發現善用科技,特別是網路及資通訊科技強化預防策略,以及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等,都是重要對策。
 

過去20幾年,網路的發明將人與人之間連結了起來。而網路的再進化,加上傳感器(sensor)及連結網路之技術如Wifi、藍芽、3G/4G等技術發展,讓物和物之間或物和人之間聯結在一起,讓Everything is smart成為可能。最近常常聽到的名詞「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就是這個概念。
 

物聯網在許多領域,包括氣候變遷、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及汽車等領域都有非常多的運用,而運用在醫療或健康照護上更令人期待。其中應用在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領域的發展,讓許多過去離開醫院以後就沒有辦法管理的照護工作,或是要落實到生活型態改善的健康管理計畫,都可以透過物聯網而實現。這是人類在面臨健康威脅日益嚴重的今天,因為科技進步得以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時刻。
 

因為長期推動健康檢查觀念,對於顧客離開機構後,要如何落實健康生活方式,一直是我非常期望解決的問題。而物聯網或遠距照護概念,對我要實現這件事情所需技術及服務模式設計等,帶來很大的幫助。
 

加強教育 活得更健康
 

一位同仁的祖母最近高齡87歲過世,因為祖母臥病六年,在臉書上,這位同仁及朋友都覺得對祖母是一種解脫。事實上,對病人家屬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長期以來,我們的醫療技術創造了國人「平均壽命」的持續延長,但是我們發現,追求有生命品質的「健康壽命」(Healthy Longevity),才是我們更應該追求的目標。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好的資通訊設備供應鏈,也擁有世界一流的醫學技術及高素質的醫學從業人員,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拯救日益下滑的國人健康狀況,我認為健康照護政策及民眾教育是兩大關鍵。
 

政策要如何提供誘因,讓企業或個人願意去執行健康管理,例如,對企業,保費支出的設計或稅率的連結等誘因;對個人,從健保部分負擔的比例設計等誘因。另外,教育民眾如何落實健康管理,如何選擇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如何把個人健康視為一種權利變成義務,這些都有待政府和全體國民共同努力。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數位社交真的好嗎?大量使用臉書,當心腦越用越小!

    網路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隨時隨地能快速取得最新資訊,跟陌生的人來往,享受當下資訊滿足感,但你有沒有發現,當你長期的沉浸網路,你的社交能力也開始拉警報啦!

  • 醫療界大師告訴你,AI醫療未來怎麼走!

    台灣少子化與人口高齡化加乘衝擊,醫療環境日益複雜,醫療資源分配也更需智慧,如何提供好的醫療品質,是政府和醫療界的大哉問,李友專教授本身擁有醫學與科技跨界經驗

  • 醫院群聚感染,如何善用科技聰明「就醫」?

    桃園醫院1月19日再出現4例確診,累計院內感染已有2名醫師、3位護理師、一名外籍看護,加上案863的2名家人,也因家戶親密接觸確診新冠肺炎,讓民眾恐慌指數更增,當家有慢性病患者或有就醫需求時,更常陷入兩難。

  • 遠距醫療:滯留海外親友的醫療救星

    在新冠肺炎變種病毒逐漸擴散,許多國家的醫療量能瀕臨崩潰,您是否有滯留海外的親友,在健康諮詢與就醫上遇到困境? 據2020年度最新統計,台灣全球留學總人數為7.1萬人、赴海外工作者73.9萬人,海外僑民則近200萬人。 其中,留學與工作、僑居比例甚高的美國,截至目前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佔全球近1/5,醫療量能已然崩潰。國人旅居第二位的中國大陸,因三甲醫院家數僅有2千多家,讓許多赴陸工作國人,都習慣回台就醫。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