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主管、人資部門必看-35%上班族處在”無效出席”狀態!如何增加員工生產力你是否有觀察到隔壁同事上班感覺都無精打采的呢?
看起來他似乎總是感覺工作很疲憊呢?
而身為公司主管的你,想要讓員工振作精神來認真上班,除了謾罵、鼓勵,卻又不知道如何處理、如何幫助呢?
近期有個新名詞:無效出席(英文Presenteeism),意即即使員工感到身體不適,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是經濟考量、不想造成同事負擔或其他等等),所以最後仍然選擇到公司工作,但實際上卻是處在工作效率不佳的狀況(註1),也因此常常出現,你看這名員工看似冷靜沉穩的上班模樣,實際上他可能腦袋已經是如同槁木死灰、沒有生氣、精神力無法集中做事情或重複來回做同樣的工等情形。
員工工作效率不佳-「無效出席」十大徵兆
根據研究統計,員工若出現以下這十個徵兆,則是與「無效出席」有關(註2):
1.疲憊
2.憂鬱
3.肩頸痠痛
4.睡眠問題
5.慢性疼痛
6.關節炎
7.高血壓
8.肥胖
9.高膽固醇
10.焦慮
而有超過35%的上班族則是長期處在「無效出席」狀態,意即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名員工沒有辦法發揮其應該有的工作效率,而使得可能要再加班或由其他同事協同處理完成工作等。
若要再深入探討為何有「無效出席」狀態,在這當中影響因素很多,像是家庭關係、個人身體健康、工作環境等等,並非公司所能掌控處理。
然而若不處理員工的「無效出席」,當這樣的狀態持續越久,其身體及心理健康狀況有可能會越來越差,除了員工生產力下降之外,員工自己對其的工作滿意度也會逐漸降低,同時也會感到疲憊、倦怠感,如此不斷地就形成惡性循環。
相信不管是員工自己本身或公司主管,沒有人想要看到這樣的情景發生,舉例來說,在律師事務所有龐大的訴訟案件量,又有時效性須要處理,忙碌又緊繃的氣氛,讓執業律師除了要有高抗壓性外,也時常要高速率地運轉腦袋,多少都會感到焦慮、疲憊及肩頸痠痛!
無形之中,雖然非自己所願,但也會開始產生所謂的「無效出席」狀態。
在坊間、網路大多都分享遇到此種狀況時,大多稱之為「工作倦怠」或「工作疲勞」,因此建議方向多為鼓勵員工內化調整情緒、培養工作外興趣與休閒習慣、增進同事間人際關係、轉換工作氣氛及環境等。
又或者是建議公司主管可以調整組織、員工工作內容、帶領團隊方式等,透過團隊經營來藉此改善這種狀況。
然而這卻像是治標而沒有治本的做法,令人覺得可惜。
增加員工「健康力」、改善員工「生產力」
國內外各有研究分析,若公司企業對於員工健康具有支持性環境或明確的健康促進計畫時,就可以有效減低「無效出席」狀況,顯示出公司的組織文化是否重視員工健康,也會影響到整體員工的生產力及工作效率(註3)。
也因此,員工的「健康力」換句話來說也就等於是「職場競爭力」(註4)。
員工是公司的根基,若身為企業公司主管的我們,能夠為員工的健康再更多思考且著墨,也能夠為公司保護重要的資產。
在台灣目前則是由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主動關懷公司內部員工的健康照顧,並規劃安排員工的健康檢查及管理計畫,然而,職場健康管理的現況多數仍停留在防治過勞、疾病防治等議題,對於積極推動健康促進仍有一段距離及空間。舉例來說,公司的健康計畫方案,大多針對於高風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族群,並舉辦疾病防治的健康講座等,也因此在定期健康檢查過後,健康、亞健康的員工,似乎在這方面的健康照顧資源上就顯得較為稀少了。
而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除了上述提到要負責員工健康檢查,並針對健康檢查結果異常者之進行追蹤管理及健康衛教,也會要辦理職場四大計畫:人因性危害預防、母性健康保護、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等計畫,也因此當公司規模較大且跨地區涵蓋北、中、南時,公司企業主管則也須要思考如何以更完善、高效率方式來共同協助促進職場健康。
醫療數位讓健康職場全面升級
隨著網路快速變化,如今也來到數位科技時代,行政院長陳建仁在2023年生策會的年會表示:「醫療大健康產業是國家核心戰略產業,也是台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力量(註5)」,也因此以「讓科技改變健康照護模式」為理念的醫聯網,具有全臺灣第一間員工健康檢查智能推薦系統,提供全方位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協助國內外企業公司、團體管理及促進職員身心健康,提高組織生產力及營運績效。
與醫聯網合作的企業公司,可以透過醫聯網APP,在健康檢查後,除了獲得紙本健檢資料外,也可直接在APP上看到個人的健檢報告、生理年齡分析及疾病風險評估等資訊,透過大數據與AI人工智能分析,提供個人健康風險預測,讓員工對於自我健康更有意識!
而在APP及網頁中,提供許多豐富的健康文章、醫師專欄文章及影片可供點閱,員工自主學習醫學相關知識,藉此對於健康概念更熟悉!
在服務功能中,也可以紀錄多達7項的生理量測(飲水量、步數、血壓、血糖等),讓無形的健康轉換成為有形的數據,確實讓健康落實在生活中。
企業競爭力,來自員工的健康!
所以如何推動職場健康,企業當責來處理,藉此增加員工生產力!
撰文者:醫聯網編輯群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企業員工健檢:https://activity.med-net.com/enterprise/aboutus
◾️ 了解健康檢查: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參考資料:
註1:Sick but yet at work. An empirical study of sickness presenteeism(Aronsson, Gustafsson, and Dallner,2000)
註2:Health and Productivity as a Business Strategy(Ronald Loeppke, Michael Taitel, Dennis Richling, Thomas Parry, Ronald C. Kessler, Pam Hymel and Doris Konicki,2007)
註3:Associ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 Culture, Health Status, and Presenteeism(Yao-Tsung Chang , Chien-Tien Su, Ruey-Yu Chen, Ching-Ying Yeh, Pai-Tsang Huang, Chiou-Jong Chen, Ming Chu,2015)
註4:健康力,就是競爭力(王欽堂,2015)
註5:陳建仁:醫療大健康產業是台灣走向世界關鍵力量(網路新聞,2023)
0 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