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我去台大醫院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回診時看片子,醫師說,發現1個直徑1.2公分的腫瘤,俗稱毛玻璃病變。
醫師直接告訴我,肺腺癌的機率很高,大概8成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同時也告知現在早期發現滿容易處理的,微創手術基本上成熟,復原時間也不用太久,請我考慮直接切除。切除之後,化驗結果確實是惡性腫瘤。人總共五個肺葉,我大概切掉一個肺葉的3分之1,約略是15分之1。
我51歲,完全沒抽菸,也很喜歡運動,很多老師身上一堆毛病,覺得自己體力很差、哪邊不舒服,我幾乎都沒有,發現惡性腫瘤滿訝異的,而當年4月,我才做了一次例行健檢,照了胸部X光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2016年,台灣有9,372人死於肺癌,占所有死亡人數的5.4%。這個死亡數字,不只超過男性發生率最高的結腸直腸癌、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兩相加總,更首度比過去的「國病」肝癌造成的死亡人數還高出逾千人。
再來,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19.7%,也就是說五年死亡率高達80.3%,高居台灣十大癌症之冠,它也是花費最多健保支出的癌症,去年一年就燒掉117億元健保給付。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認為,不是發生比率高就叫國病,而是對健康威脅最大。肺癌死亡人數之高、燒錢之多,儼然已是台灣的「新國病」。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美超過8成5的肺癌患者都有抽菸,但在台灣,這個數字卻不到50%!「每個人都有替冷氣、排油煙機清骯髒濾網的經驗,其實那就是你一天24小時在吸的空氣。」
過去,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專利」,但患者副總統、台北市長夫人都沒有抽菸;而且,台灣成人吸菸率20年來已從29%降至15%,照理說,肺癌發生率也該隨之下降,結果卻不然。這告訴我們,即使你不抽菸,也不能高枕無憂。
此外,2014年台灣首次確定診斷為肺癌的12,462個患者中,第一期比率僅占21.5%,第四期比率則高達57.9%;但同年度日本有40.4%發現時是第一期,第四期僅32.1%。顯然,國人缺乏警覺。
迷思1》有症狀時盡快就醫,可以早期診斷肺癌?
真相卻是殘酷的,當出現咳血、聲音沙啞、呼吸喘,或骨頭酸痛等症狀時,通常已是肺癌晚期。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指出,肺部沒有痛覺神經,「它初期完全沒有症狀,是一個無形的殺手。」像歌后鳳飛飛,當聲音沙啞時,惡性腫瘤已經壓到神經了;演員文英則是洗澡時在脖子發現一顆淋巴,淋巴已經跑出來,那就來不及啦!
迷思2》腫瘤小,代表癌症初期,不必急著處理?
錯!腫瘤長大速度難以預期,小腫瘤就可能引起遠處轉移。
「1公分就有差!」一般腫瘤超過1公分以上就有機會轉移了,一旦癌細胞成長到一個臨界點,就會倍數成長,「從1公分的腫瘤長到5公分,只要一年多的時間,一公分變成10公分,只要三年……。」
迷思3》定期胸部X光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肺癌?
錯!為什麼靠著一般X光常常找不到肺部惡性腫瘤?主要原因有二。「因為一公分以下,X光根本看不到,」很多肺部腫瘤早期生長時密度很低,呈現出來的毛玻璃影像看起來淡淡的,剛開始看不到,造成胸部X光無法顯示。另外,肺部惡性腫瘤可能躲在X光影像的侷限和死角。
迷思4》只有抽菸會引起肺癌?
錯!在台灣,除了抽菸,日常生活環境裡的確還存在著同樣重要的其他兇手。其他如體質或遺傳、環境(包括空氣汙染、石棉、廚房油煙、有害氣體、放射線物質等)、過去肺部感染和職業暴露,也都是可能誘發肺癌的危險因子。
早在四年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把「細懸浮微粒」(PM2.5)判定為會提高肺癌風險的一級致癌物。PM2.5是指由工業、交通排放或境外移入(例如大陸霧霾飄到台灣)直徑小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這種汙染物微粒的直徑,只有一根頭髮的28分之1,具有更強穿透力,不易被呼吸道黏膜吸附或經由咳嗽排出體外,就連能阻隔病菌的N95口罩,都不保證能完全擋住。
迷思5》肺癌是絕症,發現後就只有等死?
錯!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早期發現,更可以早期治療。
一般認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只有靠這才能找到一公分以下的腫瘤,」高尚志解釋,一般來講0.3、0.4公分,電腦斷層就找得到,「所以副總統陳建仁照到0.4公分,他就開刀開掉了。」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55到74歲重度吸菸者每年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能比胸部X光檢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
「胸部電腦斷層可比X光提早5到10年發現肺癌!」儘管,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可能有偽陽性甚至過度醫療的風險,但同樣有機會成功提前預防肺癌。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新國病不再可怕。
原文取自今周刊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1 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