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安、靜、能、繫、望」 五字訣 防疫隔離中的安心原則

發表日期:2020-03-05

  • 3262
  • 0
聽健康

隔離難免造成不便與不安,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共同建議,隔離的民眾可以利用「安、靜、能、繫、望」 五字訣,在防疫隔離中調適身心。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10日不到,武漢肺炎全球確診者已經破萬人,擴散速度遠超過2003年的SARS。面對病毒這種無形的敵人,世界各國政府也用盡各種可能政策方法,希望將感染源阻絕於境外,或即便入境仍盡可能避免社區傳染的發生。


2003年台灣因為一開始對SARS疫情的輕忽,最後導致和平、仁濟醫院封院,也付出慘痛的代價。根據2003年6月台灣疾病管制署統計公告,可能SARS病例697人、疑似病例1,450人、死亡人數83人、居家隔離人數9,777人、解除居家隔離人數110,178人,其中也包含了11位醫療人員因而殉職。相較於當年的慌亂,本次台灣政府防疫單位對疫情的掌握與政策的機動性都進步甚多。政策的調整決定可能不是大家都滿意,也可能造成一些不便,但是為了整體疫情的穩定與大眾的安全,某些措施可能是必要的,例如「隔離」。


本土疫情再次升溫,目前台灣許多個案暫時隔離住院治療中,也有上百位甚至上千位曾經到過疫區的民眾須居家隔離觀察。「隔離」自古以來本就是人類面對高傳染疾病時的一種必要手段,但隨著文明與科技的進步及我們過去經歷過SARS所得到的教訓經驗,相信現在台灣「隔離」的措施安排,已經能有清楚透明的資訊溝通,充分的物質與醫療照護,並提供合乎人道、人性與心理的需求。


台灣的醫療照護有其專業,在這邊不多做贅述。對於不管是居家或是住院隔離的民眾,一方面擔心自己真的被感染而變得較為敏感與不安,一方面對於被隔離的不便也會有委屈與不平,所以可能有許多複雜的心理情緒反應,例如:否認、焦慮、恐慌、憂鬱、自責、抱怨、憤怒、失眠…等等,這有些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太嚴重持續仍要小心注意。適當的身心安適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曾經在2007年綜合許多國際災難創傷心理的專家共識,提出了「安、靜、能、繫、望」五個創傷心理復原的原則,之後在2016年台南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後也曾經建議做為災民安心調適介入的參考。針對本次因武漢肺炎防疫隔離的民眾,這五字訣也很適合被建議來安心調適參考的原則:


安(safety):促進安全。不論在居家或醫院單位隔離,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戴口罩、勤洗手,健康的監控與適當注意,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


靜(calming):促進平靜鎮定。好好的深呼吸、放鬆、休息、睡覺,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面思考。


能(efficacy):提升效能感。即便是在隔離的環境,仍是有些是自己可掌握的。滑滑手機、看看書、做做運動甚至寫下心得與日記,安排作息適當轉移,找回自我控制感。


繫(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隔離」不代表與外界失去聯繫。被隔離的民眾仍可利用現在網路與電子媒體的方便,留心各種關於疫情的訊息,利用視訊與電話,維持與外界的溝通。會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並不是被放棄,也得到紓解與支持。


望(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跳開負面的思考,保持正向的希望。不要只注意負面的資訊與報導,相信自己與醫療人員。自我勉勵打氣,不要放棄希望。


當然,如果協助追蹤關懷或醫療照護的工作人員,注意到這些受隔離的民眾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例如嚴重的焦慮、憂鬱或無助感、無望感甚至自殺意念,建議趕快尋求臨床精神、心理專家的協助。


隔離是短暫的,難免犧牲個人一些不自由,但也是為了社會大眾。社會大眾也應對被隔離者體諒並給予支持協助。防疫不只是科學專業,也在考驗人性,與我們彼此的互信與互助。「希望就在雲後面」,希望最後我們都能打贏這場對抗武漢病毒的戰爭。


(轉載自: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舒緩壓力的健康蔬果飲

    會不會覺得壓力好大,真想拋下一切遊玩去?壓力感受主要與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有關,當壓力太大時,身體會分泌適量的可體松來抗壓,但如果壓力長期存在,可體松分泌過多或一直不正常的增加,形成慢性壓力,不但對腦部有很大的傷害,且會使脂肪囤積(尤其容易囤積在肚子)、膠原蛋白流失(所以臉頰容易凹陷)、容易掉髮、失眠等。記住喔!壓力絕對是現代人慢性殺手!

  • 你有壓力了嗎?六大方法讓你提振身心!

    你是否常感受到壓力的存在?心情煩躁、莫名的焦慮?現代社會凡事要求速度,每天與時間在競賽,身處在無形的壓力之下,許多人已在不知不覺間賠掉了自己的健康。

  • 莫名焦躁?35~50歲女性 4個有1個壓力荷爾蒙異常

    據英國倫敦一所健康中心之研究發現,25~54歲的職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慮緊張,當中又以35歲~44歲的女性壓力最大。因為這正是她們負起家庭、工作責任的年齡,照顧孩子、擔起工作重擔,蠟燭兩頭燒的結果讓這些女性背負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與生理上的壓力。

  • 壓力好大?到底有多大 壓力生理檢測為你解答

    透過壓力生理檢測,實際了解壓力情況與來源,進而做到壓力管理。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