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非老年人的專利
失智經常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不良漸漸釀成的,即使是壯年人也要多加注意,經常待在家中,讓運動量減少,少掉許多和其他人交流的機會,有可能讓失智的機率提高,到底原因是為什麼、該如何是好?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在受媒體訪問時,傳授了幾種在家也能防失智的方法,幫助我們改善腦部健康、預防失智也能超前部署。
👉 線上問醫師
失智50就開始,趕緊預防才是上策
日本新潟大學腦研究所教授、腦醫學專家池內健指出,平常在對話、看見事物、思考等日常行為中,都有可能讓一種蛋白質「β-澱粉樣蛋白」堆積在腦部,而β-澱粉樣蛋白會破壞腦部細胞,嚴重時可能會引發阿茲海默症。
池內健表示,健康的人體其實具備處理β-澱粉樣蛋白的能力,能將之流到腦脊髓液中,使β-澱粉樣蛋白得到分解、處理,然而,卻可能因為年紀增長而讓這種處理能力逐漸降低,使腦細胞被破壞,也就可能罹患失智症。
池內健更強調,這樣的過程其實是緩慢的,因此70歲罹患失智症的人,很可能從50歲開始,β-澱粉樣蛋白就不斷在腦部堆積所致,因此及早開始著手預防,才是避免失智的上策。
少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更容易失智
日本金町驛前腦神經內科院長、腦神經內科醫師内野勝行也表示,防疫時期宅在家中,人們較少和其他人交流,這可能會成為腦部衰弱的原因,提高失智風險。
内野勝行強調,人們相互交流時,能讓腦部獲得一定程度的緊張刺激,但若是沒有這樣的過程,可能會讓腦部和記憶相關的部位「海馬迴」運作降低,使失智機率提高。
而且如果只和家人交流,腦部獲得的刺激會較少,根據研究,每周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未滿1次的人,比起頻繁為之者,失智機率高出1.4倍,因此内野勝行建議還是要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
這樣的生活型態,幫助預防失智
1.和其他人對話
内野勝行建議可以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對話,有助於刺激腦部,無論是當面對話,還是用電話都可以。
2.回應就是預防失智的好方法
内野勝行表示,光是「回應」就有預防失智的效果,例如和別人交談時,或看電視時對著電視回應提問,例如回答「對於這件事我想知道答案」、「我想進一步了解這件事」等,同時再去思考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疑問點、解決方法為何,都有助於刺激、活化海馬迴。
3.進行需要動手的活動
内野勝行強調,我們從外在接收到的視覺、聽覺訊息,只會用到海馬迴的一部分,因此建議動動手,更能發揮到更完整的腦部功能,有助於活化腦部。内野勝行也舉例,藝術家經常動手、動腦,因此藝術家們的失智機率非常之低。
而想要動手並不是一定要作畫等這麼困難的活動,做家事就非常有效,内野勝行建議可以同時進行多種家事,例如同時洗衣服、掃地,更有助於活化平常沒被用上的大腦部位。另外玩玩填字遊戲也是活化大腦的好方法,建議有空閒時可考慮。
吃這些,好健腦!
撰文:醫聯網編輯群
審閱:曾崧華醫師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