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可能「免疫逃脫」!台灣已有一例境外移入

發表日期:2021-09-08

  • 3906
  • 0
聽健康

近日台灣因為Delta變種病毒再次侵台而人心惶惶;然而,除了關注感染力極強的Delta變種病毒之外,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8月30日時列名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的「哥倫比亞變種病毒」(B.1.621,又稱「Mu」變種病毒),由於可能具有「免疫逃脫」(Immune Escape)特性,且台灣8月13日時已有一例境外移入個案,更需要人們特別關注!然而,究竟「哥倫比亞變種病毒」是什麼?有哪些特性?「免疫逃脫」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世界衛生組織: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可能具有免疫逃逸特性


首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31日公布的〈COVID-19 每周流行病學更新〉(COVID-19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指出,「根據最新評估,B.1.621(即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在2021年8月30日被歸類為需留意變異株,並被賦予世界衛生組織標籤(WHO label)『Mu』⋯⋯Mu 變種病毒具有一系列突變,表示可能具有免疫逃逸的潛在特性。」 也就是說,現有新冠疫苗可能無法保護人們免於受到「哥倫比亞變種病毒」侵擾。


目前尚無證據指出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傳播力可與Delta 病毒匹敵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從2021年1月「哥倫比亞變種病毒」首次在哥倫比亞現蹤以來,已有關於「哥倫比亞變種病毒」的零星報告,後續也有較大規模的「哥倫比亞變種病毒」疫情在南美洲和歐洲部份國家爆發。截至2021年8月29日為止,「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已在39個國家流竄。 

依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PHE)8月6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在南美洲成功傳播,在美洲與歐洲也皆有蹤跡。然而,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哥倫比亞變種病毒在競爭中勝過Delta 變種病毒,而且它的傳播性似乎不太可能更高。」 儘管如此,由於哥倫比亞變種病毒與Beta變種病毒(舊稱南非變種病毒)一樣,棘蛋白具備E484K變異,提升了它免疫逃脫的可能性,恐影響現有新冠疫苗對它的防護力。因此關於哥倫比亞變種病毒的後續發展和可能造成的影響,仍須密切關注。

總括而言,雖說依資料來看,哥倫比亞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可能不會如Delta 變種病毒般令人生懼;然而,由於其可能具有「免疫逃脫」特性,因此仍值得我們留意。當然,就防疫角度而言,無論是哪一種變種病毒株肆虐,落實戴口罩、勤洗手、噴酒精、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仍然是我們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也唯有持續落實防疫、關注疫情資訊,才能安然挺過新冠肺炎的嚴峻挑戰。

參考來源:
1.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weekly-epidemiological-update-on-covid-19---31-august-2021
2.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009009/6_August_2021_Risk_assessment_for_SARS-CoV-2_variant_VUI_21JUL-01.pdf


撰文者:醫聯網 特約編輯 郭慧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應趁早開始!

    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顯著有年輕化的趨勢,哈佛健診統計2011~2014資料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心、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時發現異常,尤其秋冬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一旦身體來不及適應氣溫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就可能突然發生。

  • 「坐」出來的腰酸背痛

    電視上中醫診所的「金人」不斷播送,這檔廣告據說效果非常好,幾乎大家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腰背痠痛的症狀。以來做健診的上班族而言,有到處跑的業務人員、他們總是來不及好好吃飯,腸胃不好的人很多;也有不少整天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些朋友們運動量少、又不用勞動,不過,卻時常聽到他們說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顯然成為一種另類的職業病。

  • 健康檢查的數據意義

    身體就像是一個運作的系統,稍有失衡其實是會發出警訊的,這些警訊有可能就是疾病的前兆,而且身體發出的警訊常常會有層次,一波又一波越來越明顯,如果自己多注意,不用經過檢查,也可以發現。例如說,第一波可能是味道,突然間小便有奇怪的味道,就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第二波或許是更嚴重的皮膚的變化,如長痘痘、長息肉等。

  • 癌症不見得是絕症

    邱先生進入診間後,我發現他很面熟,後來想到是之前一位客人的兒子,寒暄之後,他說「我媽媽的胰臟癌已經很嚴重無法開刀,現在只能化療。」而他是因為看見媽媽的狀況,想來做一次健康檢查,希望如果有什麼疾病可以提早發現,不要拖延。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