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咖啡不但能提神 還能幫助體內燃脂?!

發表日期:2018-07-09

  • 2979
  • 0
聽健康
一天一杯咖啡,讓你精神滿滿面對一天的開始,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具有提神、利尿、舒緩壓力等效果,甚至國外專業期刊研究,咖啡有助於燃脂減重?

運動前喝咖啡有助多燃燒15%熱量
根據專業期刊《國際運動營養學與訓練新陳代謝》(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etabolism)刊登最新研究,在運動前適度攝取咖啡因,運動後的三個小時內,人體卡路里燃燒比平日多15%。但要怎麼知道自己應攝取多少量的咖啡因呢?給喜歡運動或正在以減肥為目標的你一個建議,咖啡因攝取量建議是體重的每公斤需4.5毫克(mg)的量,舉個例子來說,若體重68公斤的人,咖啡因攝取量為306毫克,轉換成咖啡杯的量,也就是約1.5杯。看起來適度攝取咖啡因,能夠在運動上帶來助益,但也要小心,過度的攝取會造成身體負面的影響哦,現在讓我們看看喝咖啡需要注意的4件大事吧!

攝取咖啡因須注意的四件大事
據台安醫院劉怡里營養師表示,上述研究中所說的方式,在運動前半小時左右適度喝點咖啡,的確能加快人體代謝速率,讓熱量燃燒更快。但另一方面,咖啡具利尿、加速血管擴張速度及刺激腸胃道的作用,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或長期失眠的人,在飲用咖啡就必須特別謹慎,以下四件大事是你必須知道的,讓我們往下看吧!

1.不飲用過量的咖啡

咖啡確實有助提神、清醒頭腦的作用,長期過度的攝取,會影響人體的生理狀態,像不易入睡、心律不整、血壓上升、頭痛及頭暈等問題,甚至會也依賴咖啡因,為避免此狀況,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攝取300毫克咖啡因為限,減重達人若想嘗試,得注意每天不要過量喔。
 

2.心血管病患不建議

若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因自身心血管較脆弱,若採用該方式,恐怕會引起心悸、胸悶或呼吸困難,並不建議採取運動前飲用咖啡的方式。
 

3.咖啡利尿運動中需多補水

咖啡因本身有利尿的效果,因此在運動前喝咖啡,運動過程中又沒補水,身體會流失大量水分,恐有脫水的風險。若你熱愛馬拉松、路跑、游泳或越野自行車等長時間運動,都要避免採取這種方式喔。
 

4.喝咖啡前吃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建議不要空腹時飲用咖啡,因為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若想減重且採用運動前喝咖啡的方式,你應該在活動的前一小時,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份量無需過多,一條香蕉或一片吐司都可以,讓食物先墊墊你的胃,支撐運動所需的能量,也避免血糖過低,在運動過程中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更多飲食營養文章看這裡▼
https://www.med-net.com/zh-TW/category/diet-nutrition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營養寶典

    藉由調節代謝及幫助已消化的食物釋放出熱量的生化過程,可以提供我們良好的健康狀況。維生素被分類為微量營養素,因為我們身體需要這些維生素的量,和那些巨量營養素,例如醣類、蛋白質、脂質和水相比起來,顯得非常微量。

  • 想成為陽光型男嗎?8招讓你成為萬人迷!

    要擁有陽光型男的體態,一定要去健身房才做得到嗎?其實,健身房在健身教練Mark Lauren看來,就是個專門做局部雕塑的訓練中心,透過使用各種部位鍛鍊器材來達到個人的健身目標,或是局部肌肉的增強。

  • 運動除了強健體魄外,還有這些好處?

    運動的目的,是為維持健康,想要達到健康,必需適時適度運動。健康與體適能兩者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要使身體機能達到最佳狀態,除了要飲食均衡和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適量運動亦非常重要。現代生活中,特別提倡健康體適能以及運動的必要性。 然而兒童及青少年在這方面的需要卻往往被忽略。一些父母甚至認為運動是浪費讀書時間而加以壓制,孩子長大後,大大增加了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機會。其實,只要好好分配時間,學業與運動是可以兩者兼備的。

  • 5個錯誤健身地雷!千萬別踩啊!

    當你開始習慣上健身房運動、鍛鍊肌肉,過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彰,到底是哪裡出錯呢?對健身新手來說,有些習慣錯誤可能阻撓你健身成果,由健身記者Adam Bornstein所提到的5個常見錯誤,看看你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