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別再依賴藥物了!這 7 個健康問題靠運動解決

發表日期:2020-01-24

  • 3484
  • 0
聽健康

常常運動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流汗後痛快的感覺,事實上,運動的確可以解決許多健康問題。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主任David Katz博士說:「在預防疾病上,運動是最佳藥物之一。」


1. 焦慮


運動可以促進血清素(serotonin)釋放,它能穩定情緒,緩解焦慮。一項研究顯示,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可以讓你在接下來幾小時更具抗壓性。從長遠來看,有運動習慣的人,整體壓力、憂鬱與焦慮的程度都較低。


2. 白天嗜睡


與其靠咖啡因提神,不如讓身體動起來。咖啡因可能讓你更晚入睡,然後又引起隔日的嗜睡,造成惡性循環。

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一週運動150分鐘的人,在白天萎靡嗜睡的機率降低65%。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表示:「運動員入睡快、半夜不容易醒來,睡眠障礙風險低。」運動會讓人睡得更好,可能與一連串因素有關,包括降低核心體溫、增加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睡眠時的細胞修復。然而,要提醒的是,最好在睡前3小時結束運動,因為睡前運動可能讓人更睡不著。。 


3. 背痛


支撐脊椎周圍的肌肉,會隨著年齡逐漸失去彈性,現代人整天曲著身子坐在電腦前,更加速其退化,進一步造成背痛問題。研究顯示,休息並不是解決之道,在多數患者中,更好的方式是進行肌力訓練。它可以在10到12週內減輕30%~80%的疼痛問題。鍛鍊下背部、腹部和斜肌,有助於減輕脊椎壓力,同時預防疼痛。


4. 性欲低落


一項《性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在跑步機上鍛鍊20分鐘的女性,在觀看色情影片時,較未經鍛鍊的女性更容易被激發性欲。運動可以增加身體各部位的循環,在運動過程中釋放的腦內啡,可激發被疲憊與壓力抑制的性欲。


5. 老是想吃


專家說,如果你很難抑制對食物的渴望,嘗試去運動吧。當想吃的渴望出現時,大腦正在呼喚「餵食我多巴胺」,你有兩個方式滿足它,一個是吃進碳水化合物,一個是去運動,兩者都能提升大腦的多巴胺水平,但後者絕對是比較健康的作法。想吃東西的時候,去快走15分鐘,研究顯示,這樣就能降低想吃的欲望。


6. 免疫系統低下


有氧運動是對抗感冒的利器,它能增加免疫細胞對抗病毒的能力。研究顯示,一週五天有氧運動,能使請病假的機率降低43%,慢跑、騎單車、參加舞蹈課,各種提高心率的鍛鍊,都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


7. 熱潮紅


更年期婦女,80%出現熱潮紅和盜汗等症狀。發表在更年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步行或在跑步機上跑30分鐘,可以在24小時內平息熱潮紅達74%。



資料來源: 健康遠見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營養寶典

    藉由調節代謝及幫助已消化的食物釋放出熱量的生化過程,可以提供我們良好的健康狀況。維生素被分類為微量營養素,因為我們身體需要這些維生素的量,和那些巨量營養素,例如醣類、蛋白質、脂質和水相比起來,顯得非常微量。

  • 想成為陽光型男嗎?8招讓你成為萬人迷!

    要擁有陽光型男的體態,一定要去健身房才做得到嗎?其實,健身房在健身教練Mark Lauren看來,就是個專門做局部雕塑的訓練中心,透過使用各種部位鍛鍊器材來達到個人的健身目標,或是局部肌肉的增強。

  • 運動除了強健體魄外,還有這些好處?

    運動的目的,是為維持健康,想要達到健康,必需適時適度運動。健康與體適能兩者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要使身體機能達到最佳狀態,除了要飲食均衡和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適量運動亦非常重要。現代生活中,特別提倡健康體適能以及運動的必要性。 然而兒童及青少年在這方面的需要卻往往被忽略。一些父母甚至認為運動是浪費讀書時間而加以壓制,孩子長大後,大大增加了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機會。其實,只要好好分配時間,學業與運動是可以兩者兼備的。

  • 5個錯誤健身地雷!千萬別踩啊!

    當你開始習慣上健身房運動、鍛鍊肌肉,過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彰,到底是哪裡出錯呢?對健身新手來說,有些習慣錯誤可能阻撓你健身成果,由健身記者Adam Bornstein所提到的5個常見錯誤,看看你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