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台,從5月16日至5月20日,已連續五天單日新增確診本土案例超過200人,由於各縣市確診個案持續增加,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台升為三級警戒,並公告大專院校、高中職以下學校、補習班、才藝班等教學場所全面停課。然而,當孩子被迫與老師、同學、朋友分開、無法外出遊玩時,該如何和他們說明疫情帶來的影響、減緩孩子在疫情期間承受的心理壓力,便是所有父母們在疫情期間面臨的重要課題。
每2名孩童中,就有1人因疫情感到憂慮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兒童的影響,絕不只是身體上的威脅而已;事實上,在生活產生劇烈變化、感受到父母親的焦慮等情形下,兒童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極大影響。根據由巴伐利亞廣播電台(Bayerischer Rundfunk)國際青少年與媒體教育研究中心、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PRIXJEUNESSE)及相關國際研究人員,針對全球42 個國家的4,322 名9至13歲兒童進行的「孩童、媒體、新冠肺炎病毒」研究顯示,調查孩童中每2名便有1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感到憂慮,而憂慮的內容則以「家人會生病」、「長時間不能拜訪祖父母」兩項為多數。
在此情況下,如何妥善地跟孩童溝通,緩解他們內心的恐懼,便是家長在保護小孩免於新冠肺炎病毒威脅之外,另一項重要任務。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也提出「安排一對一時間」、「保持正能量」、「建立生活規律」、「避免孩子的不良行為」、「壓力管理」以及「討論新冠肺炎病毒」六項建議。
給予關心與傾聽,理解孩童在疫情下的壓力反應
首先,在「安排一對一時間」上,即便許多父母可能正因疫情時期工作習慣改變而焦頭爛額,但若能每日設定一個時刻,停下手邊事物,將時間留給孩子,對於讓孩童感受到愛與安全感,將會是一大助益。在這每日固定的親子時光中,也可以主動詢問孩子想要做什麼,透過自由選擇的機會,幫助孩童建立信心。
其次,在「保持正能量」中,世界衛生組織則提醒,家長可藉由正面表述,向小孩說明自己期待看到的行為,避免責怪、禁止的負面陳述;在「建立生活規律」部分,則呼籲家長為自己與孩子建立一個兼具靈活度與規律性的疫下生活新常態,並將學習、運動等項目融入新的作息中。「作息中既有計畫好的活動,又有自由活動時間,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表現地更好。」
至於「避免孩子的不良行為」中,則建議在孩子顯得焦躁不安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在「壓力管理」部分,則提醒家長在孩子表達自身感受時,保持開放態度、耐心傾聽,並給予安慰。
最後,世界衛生組織更呼籲父母,應該和孩子「討論新冠肺炎病毒」,對於尚未掌握的資訊,大方承認目前人們還在尋找答案中,更重要的是向孩子說明,對待確診病人應保持同理心,也可以向孩子分享醫護人員照顧病患的故事。
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在疫情時期,「兒童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反應自身承受到的壓力,像是變得更黏人、焦慮、退縮、生氣、煩躁,或是尿床等。」而理解他們的反應,給予足夠的關心與傾聽,便是父母在疫情時期,照顧好兒童心理健康的日常實踐之一。
接納負面情緒,透過遠端醫療獲得心理諮商
另外,衛生福利部也針對「陪伴孩子安度肺炎風暴」部分,提出「PEACE五部曲」,包含玩遊戲(Play Game)、強化安全感(Ehance the safety)、接納情緒(Accept yourr emotion)、改變行為(Change the behavior)、投入生活(Engage in life)。除了與世界衛生組織相呼應的部分之外,更提醒民眾,在疫情蔓延的非常時期裡,「允許並接納自己和孩子可能被引起的各種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
若是發現自己或孩童持續受到負面情緒所苦,也別忘了向專業人員求助,像是查詢所在縣市的衛生局處是否有提供線上心理諮商,或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的1925安心專線,獲得心理諮詢服務,更也可以透過醫療院所、平台,尋求身心科醫生線上諮詢,讓我們在防止身體受到新冠肺炎病毒侵擾的同時,也透過遠端醫療,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受疫情所困,保持健康與樂觀,共同度過疫情難關。
參考資料:
1.http://www.cppl.ntu.edu.tw/newsfile/2020newsfile/20200810/20200810news.pdf
2.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healthy-parenting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