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別小看褥瘡!初識久病者最怕的褥瘡

發表日期:2022-04-12

  • 3572
  • 0
聽健康

對於行動不便的長照患者而言,褥瘡是個相當頭痛的問題,嚴重時,褥瘡傷口甚至會深達骨骼及韌帶;若沒有受到良好照顧,傷口惡化後可能會有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鱗狀細胞癌、以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的產生。


褥瘡的成因,簡言之是患者身體長期無法活動,身體某些部位因為一直維持固定姿勢而受到持續壓力,減少了這些部位的血液流動,無法運送足夠的營養及氧氣給細胞組織,先是造成皮膚受損,繼而逐漸損傷到肌肉組織,變成一個開放性的傷口,因此褥瘡也被稱為壓瘡。


像是長期躺臥床上、久坐輪椅、吸收不良、血液循環差,尤其是意識不清無法改變姿勢的患者,罹患褥瘡的可能性就會大為提高。



褥瘡經常發生在肌肉組織少、皮膚較薄、也就是俗稱骨頭硬(皮包骨)的地方,例如長期仰臥者的後腦勺、肩胛骨、手肘、尾椎及後腳跟等;側臥者則好發於耳朵、側肩、手肘、髖骨、接近膝蓋的大腿內外側及腳跟。


而對於久坐輪椅的患者,肩胛骨、尾椎骨、坐骨、膝蓋背面及腳底板,則是經常發生褥瘡的地方。


小傷口可能發展成大潰瘍

褥瘡發生後,因病程進展,傷口會從受傷的皮膚往更深層的組織發展,往往分為四個階段:

  • 等級一(充血期):這時候皮膚發紅,或是出現淤血般的暗色,摸起來比較硬,按壓這個部位皮膚不會變白,會維持原來的紅色或暗色。
  • 等級二(缺血期):因為血液循環不順,無法供給皮膚所需養份,組織代謝物堆積,此時受壓迫的皮膚受損壞死,會出現燙傷一般的水泡,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容易惡化為膿泡;也因為發炎,經常會伴隨有發燒的症狀產生。
  • 等級三(壞血期):受到壓迫的身體部位,皮膚的受傷超過真皮層,傷口深達脂肪組織,皮膚從紅轉為青色,甚至因為組織壞死而產生深褐色或黑色硬塊,組織已經壞死。
  • 等級四(潰瘍期):如果在壞血期的褥瘡沒有受到治療,很短的時間內就會進入第四階段的潰瘍期。這時壞死的組織開始潰爛,傷口會變大變深,也有可能皮膚沒有潰爛,但底層組織已經開始嚴重發炎,甚至造成骨骼及韌帶損傷,造成大膿瘍的嚴重症狀產生。

亦可能衍生嚴重併發症

褥瘡的併發症也要注意,一般的症狀如下:

  • 蜂窩性組織炎:皮膚會有紅、腫、熱、痛的症狀,但失去知覺的長輩往往沒有辦法感受,因此照護者要隨時注意皮膚狀況。
  • 皮膚癌:傷口長期無法癒合,可能會產生鱗狀細胞癌,初期會有暗紅色的疣狀硬塊,表面會有不容易剝離的角質皮層,之後則會有表面鱗狀皮屑的紅色斑塊產生。
  • 當傷口深及韌帶與骨骼,就要立即就醫,這時可能已經有骨髓炎的情形發生。
  • 敗血症:包括體溫過高或過低、心跳及呼吸急促、排尿減少、血壓降低、意識不清等症狀。


撰文者:吳永佳 (前Career就業情報總編輯)


長輩需要專業照護服務?您也需要喘息空間?

🔍 搜尋【醫聯網-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3ztm46

📲 或加入官方LINE,與我們聊聊您的需求!

https://lin.ee/NCQgNP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一位台灣醫師心聲:邁向老化社會,居家照護問題如何解套?

    居家醫療,真是一項助人又助己的服務,台灣自從開始西醫服務,無論是日治時期或戰後,醫師習慣因應病人請託,自行前往病人家看診,這種往診方式溫暖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

  • 失智症照護的修煉之路

    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其症狀包括產生妄想、幻覺、收集癖、睡眠障礙、個性改變、重複無意義動作、喪失方向感及判斷思考的能力等等。

  • 照服員、長照機構怎麼挑?細節是關鍵

    長照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懂,照護者面臨經濟、體力、精神三大壓力,是許多人難以承受之重,無論在海內外,輕生甚至弒親的人倫悲劇時有所聞,並不是外人幾句話就能輕輕帶過的。 因此,找到受過專業訓練的長照專家協助就顯得尤為重要,1970年代初便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在長照方面比許多國家都更要有經驗,而在日本諸多案例中竟能發現,照護者所承受的壓力來源前兩名並非我們所猜測的經濟、體力。 一起來看看照護者們的心聲,以及在尋求照服人員、機構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正視陪伴看診的專業性,讓長者健康老化

    醫聯網創辦人王欽堂萌生在不壓縮到目前緊縮的護理人力前提下,運用科技創立「醫聯網照護服務平台(MednetCare)」的想法,以便調動、活化國內未執業的護理人力,提供無法陪伴看診,或家人住院期間無法陪病的家屬,更專業的照護服務。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