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何謂壓力性損傷 (Pressure Injury) ?

發表日期:2022-05-18

  • 13728
  • 0
聽健康

何謂壓力性損傷 (Pressure Injury) ?


局部皮膚和/或潛在的軟組織損傷,通常在骨突處或相關的醫療或其他設備。

該損傷可為完整的皮膚或開放性潰瘍,可能是疼痛的。

損傷發生原因是由於剪切力的組合壓力強度和/或延長受壓時間的結果。軟組織對壓力和剪切力的耐受能力也會受微小氣候,營養,灌注,內在疾病和軟組織的條件所影響 (2016/2019 NPUAP)


壓力性損傷的成因

皮膚及皮下組織在骨突處和外在的物體受壓迫,而使這一部位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血流阻塞壞死的狀態


壓力性損傷預防

 (一) 皮膚照護

1. 每天定期檢查全身皮膚,特別是骨突處及有放置醫療裝置的部位。

2. 保持皮膚及皺摺處乾燥,避免使用鹼性肥皂或消毒劑,保持皮膚呈現弱酸性(pH4~6.8)

3. 維持皮膚可選用弱酸性(pH5.6-6.5)清潔用品,以按壓方式清潔,勿摩擦,預防皮膚受損

4. 避免使用烤燈或吹風機等加熱裝置

5. 建議使用保濕隔離乳滋潤皮膚,預防乾燥受損

6. 有大小便失禁者,


★ 加強皮膚檢視與清潔,特別是腹股溝及皺褶處,減少排泄物對皮膚傷害,防範臀部區域的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 清潔後使用皮膚保護膜或保濕隔離乳,隔離排泄物,避免直接刺激皮膚

★ 選擇大小適當、吸收性佳的尿布

★ 保持尿片乾燥清潔


(二) 營養照護:除了醫療禁忌外, 攝取足夠營養有助於修復組織,特別是高熱量、高蛋白、維生素及水分等。

(三) 持續翻身:去除或減少皮膚壓力及摩擦力


減少壓力


1. 坐輪椅或採坐姿者,至少每1小時變換一次姿勢,病情許可下, 每15分鐘更換身體重量的支撐點,以減輕坐骨處壓迫

2. 長期臥床者至少每2小時翻身及更換姿勢,避免長時間受壓。

3. 視需要使用減壓的設備-氣墊床、減壓坐墊、減壓敷料,同時配合翻身及更換姿勢。

4. 避免使用氣墊圈(甜甜圈)、水球作為減壓目的


減少剪力及摩擦力

5. 若病人無呼吸困難、灌食等問題, 建議遵守床頭抬高、側躺勿超過30度,可避免骨突處發生剪力。

6. 翻身或翻動病人時, 勿用拖、拉方式,避免皮膚破皮。

7. 床單、衣服維持平整,避免皺摺處形成壓力源。

8. 約束病人時, 不可太緊

7. 皮膚受壓處或醫療設備壓迫處貼上預防性矽膠泡棉敷料,避免壓力與摩擦力。


(四) 正確擺位


壓力性損傷照護


壓力性損傷一旦產生傷口,務必就醫,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傷口完整的評估與處置。透過專業醫護人員正確的處置,選用適當的傷口敷料及換藥方式,才能避免壓傷擴大,促進傷口癒合。


適合使用在壓損的傷口敷料:

■ SI-AID 矽愛膚 矽膠泡棉敷料

■ PolyMem 保立美 多功能敷料


壓力性損傷預防皮膚照護產品

■ 潤膜絲 皮膚清潔乳

■ 潤膜絲 保濕隔離乳

■ 潤膜絲 皮膚保護膜


減壓適合產品

■【Miracle 美樂克】立體蜂巢凝膠健康坐墊-吉福型




資料來源:和豐1966Go 長照安心購

https://www.1966go.com.tw/page/007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舒緩壓力的健康蔬果飲

    會不會覺得壓力好大,真想拋下一切遊玩去?壓力感受主要與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有關,當壓力太大時,身體會分泌適量的可體松來抗壓,但如果壓力長期存在,可體松分泌過多或一直不正常的增加,形成慢性壓力,不但對腦部有很大的傷害,且會使脂肪囤積(尤其容易囤積在肚子)、膠原蛋白流失(所以臉頰容易凹陷)、容易掉髮、失眠等。記住喔!壓力絕對是現代人慢性殺手!

  • 你有壓力了嗎?六大方法讓你提振身心!

    你是否常感受到壓力的存在?心情煩躁、莫名的焦慮?現代社會凡事要求速度,每天與時間在競賽,身處在無形的壓力之下,許多人已在不知不覺間賠掉了自己的健康。

  • 莫名焦躁?35~50歲女性 4個有1個壓力荷爾蒙異常

    據英國倫敦一所健康中心之研究發現,25~54歲的職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慮緊張,當中又以35歲~44歲的女性壓力最大。因為這正是她們負起家庭、工作責任的年齡,照顧孩子、擔起工作重擔,蠟燭兩頭燒的結果讓這些女性背負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與生理上的壓力。

  • 壓力好大?到底有多大 壓力生理檢測為你解答

    透過壓力生理檢測,實際了解壓力情況與來源,進而做到壓力管理。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