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檢
個人健檢
線上醫師
保險專區
MedNews
登入/註冊
繁中

老年“長新冠後遺症”,照護要特別留意!

發表日期:2022-07-01

  • 10300
  • 0
聽健康



老年“長新冠後遺症”,照護要特別留意!


隨著疫情進展,新冠肺炎的痊癒者越來越多,出現新冠後遺症、包括長新冠的患者也逐漸增加;而就國外醫學統計及台灣本土觀察,老年人是這類疾患的高危險群

彙整世界各醫療研究機構的結果後,我們不難發現,康復後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勞、心悸、關節疼痛、注意力及記憶力的衰退,更嚴重者還包括呼吸衰竭、血壓異常、腎臟疾病加劇、及更嚴重的失智;但是這些症狀,往往跟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類似,並不容易區分。


長者疫後衰退嚴重且恢復期長


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綜合許多醫學專家的看法,並作了深入的報導,對痊癒已一段時日的老年人,如果仍感到不舒服,

在照護時需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照護者及病患自己,要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如果是慢性病的患者,例如心血管疾病、阻塞性肺炎、糖尿病、腎臟病等等,在出現長新冠症狀時,要盡快請醫師協助判定慢性病症是否得到良好的控制?身體的不適是否為新冠後遺症的影響?如此才能找到正確病因,並加以治療。


・老年人在新冠肺炎痊癒後,體力衰減的現象比年輕人嚴重;當長者長時間臥床或活動減少,將會造成血容量不足(血液減少、血漿減少、血管內水分減少、血管舒張),也會造成肌肉萎縮。照護者應提醒病患至少做些簡單的運動,預防這類狀況發生。


・老年人在嚴重疾病後的恢復期也會比年輕人久,要重新回到以往的生活節奏,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研究報告也指出,新冠肺炎的確會加速衰老的速度。對照護者而言,協助長者維持正常生活習慣,例如固定的睡眠時間、正常的飲食量、適度的運動,都能協助病患早點恢復。


勿輕忽心理創傷症候群


香港老年醫學機構則發現,除了生理上的長新冠症狀,心理上的創傷症候群似乎更加嚴重。一個類型是憂鬱及恐懼,像是對生活失去信心、失眠、焦躁、坐立難安、食慾降低、覺得虛弱到無法下床,甚至有人會疑神疑鬼,覺得自己壽命將盡。


另一個心理創傷的類型是自責,覺得染疫是自己的責任,生病加重了子女的負擔;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情緒低落,「活著不如死了好,才不會禍害人間」,甚至出現自殘現象。


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上的新冠後遺症,都需要照護者跟病患相互配合,隨時注意患者的狀況,在必要的時候盡快就醫;也要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舒緩情緒,以及恢復社交活動。


若照顧者自己也染疫了……


然而高齡患者的家人常常一同確診,家屬自己也面臨長新冠的困擾,或許還得面對工作及照顧年幼子女的壓力,在照顧長者方面往往有著「蠟燭兩頭燒」、心力交瘁的情形發生;但政府所能提供的資源有限,大部分的照護工作,還是落在家屬的身上。


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建議選擇短期的照護服務,經由合法的機構媒合,找到專業的護理人員協助,加速新冠後遺症的痊癒,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擔。


*長新冠專區:https://med-net.com/LongCovid


撰文者:醫聯網編輯群

審閱者:江俊宜 醫師



長輩需要專業照護服務?您也需要喘息空間?


🔍 搜尋【醫聯網-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或加入官方LINE,與我們聊聊您的需求!

https://lin.ee/NCQgNP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0 則回覆

延伸閱讀

  • 一位台灣醫師心聲:邁向老化社會,居家照護問題如何解套?

    居家醫療,真是一項助人又助己的服務,台灣自從開始西醫服務,無論是日治時期或戰後,醫師習慣因應病人請託,自行前往病人家看診,這種往診方式溫暖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

  • 失智症照護的修煉之路

    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其症狀包括產生妄想、幻覺、收集癖、睡眠障礙、個性改變、重複無意義動作、喪失方向感及判斷思考的能力等等。

  • 照服員、長照機構怎麼挑?細節是關鍵

    長照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懂,照護者面臨經濟、體力、精神三大壓力,是許多人難以承受之重,無論在海內外,輕生甚至弒親的人倫悲劇時有所聞,並不是外人幾句話就能輕輕帶過的。 因此,找到受過專業訓練的長照專家協助就顯得尤為重要,1970年代初便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在長照方面比許多國家都更要有經驗,而在日本諸多案例中竟能發現,照護者所承受的壓力來源前兩名並非我們所猜測的經濟、體力。 一起來看看照護者們的心聲,以及在尋求照服人員、機構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正視陪伴看診的專業性,讓長者健康老化

    醫聯網創辦人王欽堂萌生在不壓縮到目前緊縮的護理人力前提下,運用科技創立「醫聯網照護服務平台(MednetCare)」的想法,以便調動、活化國內未執業的護理人力,提供無法陪伴看診,或家人住院期間無法陪病的家屬,更專業的照護服務。

+更多文章


姓名*
性別
單位*
聯絡電話*
E-mail*
詢問內容*
驗證碼*
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
開啟LINE應用程式,接著至「其他」標籤中的「 加入好友」選單掃描行動條碼。

請選擇諮詢方式

症狀找原因

症狀找原因

依症狀找可能疾病、看病科別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