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網MedNews

衰弱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衰弱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許多人、甚至包括醫護人員,往往都會認為年齡老化等同於衰弱,人老了以後走路變慢、體力變差、胃口不好,這是自然現象。但其實退化速度變快,不全然都是因為自然老化,也有可能是「衰弱症」來了。

衰弱症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很多長者平常沒什麼事,但一生病就很嚴重,好像身體裡的能量跟抵抗力瞬間消失,健康恢復得很慢,容易對藥物產生副作用,而後持續發生各種疾病,甚至導致失能。

一般臨床上對衰弱的定義,「中老年人的退化速度及狀況較同年齡人更明顯,生活機能下降,更快到達失能或死亡的程度」。例如感冒,一般人吃點藥、多休息,幾天就能康復;但是對有衰弱症的人來說,就很容易演變成為肺炎。

你有衰弱症狀嗎?

根據觀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產生衰弱問題,肥胖及慢性病患者則是高危險群;衰弱症的演變是長期的緩慢累積,即使50歲的人也有可能出現衰弱現象,這跟生活品質有絕對的關係。

台灣一般用 5項指標來測量衰弱程度,如果有1~2項符合就是衰弱早期;

超過3項,那就可能有衰弱症,建議盡快前往老年醫療門診,作更周全的評估。

1.走路6公尺的時間大於7秒半,或走速度低於每秒1公尺以下。

2.慣用手的最大握力,男性小於28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

3.比過去一年,體重減少4.5公斤以上。

4.比起過去一週,或者超過3天,做事感到更費力、或無法出門。

5.男性活動熱量一週小於383卡,女性小於270卡。

衰弱可以預防及改善

醫學研究發現,衰弱症不但造成生活品質下降、身體機能衰頹以及失能,衰弱症也與許多疾病有關,例如心臟病及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機率較同齡者高,糖尿病的症狀比較明顯,一般疾病的恢復期也比較長。

預防衰弱症有兩個重點,尤其是對50歲以上的年齡層,一個是慢性病要控制得好,一個是運動及足夠的營養攝取。

如果沒有腎臟疾病,蛋白質是預防衰弱的最佳成分,但也不要過度攝取,造成腎臟負擔過重。足夠的熱量及均衡的營養,包括維他命及礦物質的攝取,對預防衰弱也有很大的幫助。

運動的原則就是「均衡」,光靠走路並不足夠,每個禮拜可以搭配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平衡訓練等等,像是太極拳、簡單的舞蹈動作,都有利於運動的均衡。

衰弱症並不是無法痊癒,如果是因為意外(例如摔倒骨折)、疾病、或者像是親人過世等原因,造成身心壓力加重而導致的衰弱現象,若能得到親友陪伴及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例如復健運動、改善營養、或是給予藥物,都有機會恢復健康。

衰弱症的調養常是場長期抗戰,需要患者、家人及醫護人員共同努力,透過運用短期醫療照護的資源,讓專業護理人員來協助患者,不但能減輕照護者的壓力,也能讓患者增加社交機會,加速痊癒的速度。

撰文者:醫聯網編輯群

相關文章

了解失智症與照護失智症患者5大要點

mednet

陳昭安醫師專欄/男性更年期症狀明顯嗎?症狀多久會消失?

night119

為什麼大家搶著要申請「巴氏量表」?

me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