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營養素,疾病找上門:你不可不知的健康警訊
在現代社會,雖然食物選擇多樣,但「營養素缺乏」依舊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問題。很多疾病都與長期缺乏特定營養素有關,不僅會導致不適症狀,更可能引發慢性病或嚴重後遺症。以下我們就來盤點幾種醫學上常見、和營養素缺乏密切相關的疾病,讓你能更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飲食狀況。
在現代社會,雖然食物選擇多樣,但「營養素缺乏」依舊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問題。很多疾病都與長期缺乏特定營養素有關,不僅會導致不適症狀,更可能引發慢性病或嚴重後遺症。以下我們就來盤點幾種醫學上常見、和營養素缺乏密切相關的疾病,讓你能更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飲食狀況。
維生素D被譽為「陽光維生素」,在維持骨骼健康、免疫力、心血管與代謝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許多人都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甚至連平常飲食均衡的人也可能缺乏。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維生素D是什麼?有哪些功能?日常生活要如何從食物或保健品補充?
葉黃素(Lutein)是一種天然的類胡蘿蔔素,屬於葉黃素類的植物色素,廣泛存在於綠色葉菜類、玉米、蛋黃以及一些水果中。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必須透過飲食或營養補充品攝取,因此被視為維持眼睛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之一。
在人體中,葉黃素主要集中分布於黃斑部(macula)與視網膜,這些區域是眼睛辨識顏色、判斷細節和閱讀的重要部位。葉黃素能夠吸收有害的藍光,減少光線對視網膜細胞的損傷,因此有「眼睛防護罩」的美稱。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三餐不定時、外食比例高,飲食中常常缺乏均衡營養。雖然我們都知道「均衡飲食」是最理想的營養來源,但現實中卻不容易做到。這時候,綜合維生素就成為許多人維持健康的選擇。那麼,綜合維生素到底有什麼好處?裡面包含哪些營養素?又該如何挑選?以下就帶你一次了解。
膠原蛋白(Collagen)是一種人體中最豐富的結構性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皮膚、骨骼、肌腱、韌帶與血管壁中,約占全身蛋白質的三分之一。它就像是「身體的膠水」,能維持組織彈性與強度。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通常從 25 歲後開始每年下降 1% 左右。流失後常見的現象包括皮膚鬆弛、細紋皺紋增加、關節僵硬或痠痛,甚至骨質密度下降。因此,適度補充膠原蛋白,對於維持年輕外貌與關節健康都很重要。
魚油(Fish Oil)主要來源於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鯖魚、鱈魚、鯡魚、沙丁魚、鯖花魚等。這些魚類因為生活在冷水海域,體內脂肪中富含特殊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 Omega-3 脂肪酸。
市售魚油通常是透過精煉與濃縮製成膠囊,方便一般人補充。與此同時,也有些魚油產品是以鱈魚肝油為原料,不過肝油中含有較高的維生素 A、D,過量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因此日常保健建議以深海魚油為主要來源。
鐵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負責血液造血、氧氣運輸以及能量代謝。當身體缺鐵時,容易出現臉色蒼白、容易疲倦、頭暈等症狀。對於經常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了解鐵劑的來源、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確補充,能幫助我們維持健康與活力。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群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常見於腸道、發酵食物及保健食品中。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益生菌必須能夠在適量攝
取下,對宿主健康產生正面作用。在我們的腸道中,住著數兆個細菌,其中包含「好菌」與「壞菌」。益生菌就是「好菌」的代表,它們能幫助維持腸道菌叢平衡,避免壞菌過度增生,對消
化、免疫與整體健康都非常重要。
在快速步調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因為飲食不均衡、外食比例高、工作壓力大,而選擇透過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來彌補營養缺口。全球的醫學研究與大型流行病學調查,揭示這些補充品在疾病預防與輔助治療上的角色。本文將整理最新國際研究成果,並從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出發,帶你理解保健食品的重要性與注意事項。
健康零食推薦哪一款?許多父母每天都在煩惱一個問題:如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傳統奶類產品往往因為味道、乳糖不耐等問題,讓許多學齡前兒童產生…
糖尿病,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T2DM),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根據研究,T2DM 患者的預期壽命平均比無糖尿病者短約 6 年。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糖尿病的管理方式正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甚至有潛力延長患者的壽命。
根據台灣衛福部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長年居於榜單前列。這些疾病與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而非單純由遺傳或突發造成。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外食化、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加上環境污染與高齡化社會的挑戰,維護健康已不只是「生病才看醫師」的課題,而是必須積極規劃的人生目標。
你可能吃得飽,但卻吃不對。隨著氣候變遷、環境惡化、飲食習慣改變與生活壓力升高,越來越多現代人出現「隱性營養不良」。這也是為什麼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逐漸成為日常保健的一環。本文將從國內外研究出發,說明為何營養補充品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及補充時該注意的事項。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不均衡,越來越多人選擇以保健食品來補足營養缺口。台灣人在購買保健食品上的需求逐年攀升,有些甚至成為日常必備。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吃保健食品真的吃對了嗎?本文整理台灣人最常吃的十大保健食品,並搭配營養師與醫師的建議,讓你吃得安心又有效。
維他命C是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它不只能夠抗氧化、對抗自由基,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幫助傷口癒合、保持皮膚彈性。另外,維他命C也能增強免疫力、幫助吸收鐵質,預防貧血。若攝取不足,容易出現疲倦、牙齦出血、皮膚粗糙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發壞血病。芭樂、奇異果、柑橘類和青花菜等都是很好的天然來源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血液中的色胺酸濃度較低的人較可能有憂鬱傾向,而透過投放色胺酸藥物,也可能具有改善效果。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中心醫院針對憂鬱症患者的方針,就是建議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魚類、豆類、蔬果等均衡飲食為主。
聚餐前的腸胃保健、飲食選擇的技巧、掌握份量與進食速度,以及助消化的喝茶與散步,我們可以有效應對年末聚餐可能帶來的腸胃不適。謹慎的飲食選擇和良好的進食習慣,能夠讓我們在歡樂的聚餐中,仍能保持腸胃的健康狀態。
適當的飲食營養攝取,我們可以從內部調理身體,抵禦外界寒冷。因此,不僅能夠提供溫暖感,還有助於維持整體身體的健康......
想要瘦肚子,需要降低「胰島素」並提高「升糖素」;與胰島素作用相反,升糖素是將儲存的脂肪崩解,崩解之後作為能量利用,也就是燃脂荷爾蒙。想要透過飲食維持穩定的胰島素,應避免一日多餐的飲食型態,可視情況安排斷食,同時戒除糖份、減少精緻澱粉攝取,營養素方面可補充鎂、鉻、鋅。
六大類食物營養分類,乍看之下簡單易懂,但其實有些食物的營養成分和一般人的想像有些不同,加上市面上有許多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的製程及成分比例不易確認,也因此藏有許多營養或熱量陷阱在其中。而以下這些高熱量食物,都遠比你想像的更加油滋滋……
日本管理營養師推薦了適合秋天食用的2大健康營養食材:「菇類」、「地瓜」,這兩大食材當中富含的營養除了能消除疲勞、維持身體健康運作,其中含量甚豐的膳食纖維更是解便好幫手,甚至可能有利於減重,幫助維持健康的身材、避免肥胖帶來的健康危害。
維生素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要每天攝取,體內儲存量不多,約4小時到1天內被排出體外,包括維生素C和B群。脂溶性維生素則可以儲存在身體中的脂肪組織一段長時間。
作者:吳映蓉博士 審稿:醫聯網編輯部 喝雞湯?喝雞精?吃雞肉?誰最補? 國人的飲食習慣中,如果身體有任何需要「補」的地方,燉雞湯一定是首選;在…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便祕是一種普遍的問題,但是情況嚴重時,仍可能造成生活不便,甚至影響心情,除了多攝取高纖維質食物之外,運動也是幫助解放的好…
許多研究都發現喝咖啡的諸多健康效果。日本一名醫學博士就例舉了喝咖啡的各種好處,推薦每天來個3~4杯,除了有利於降血糖、預防動脈硬化還能抗老,甚至對預防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臟問題也有幫助。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衛福部國健署提供之資料指出,國人因為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因素,以及用藥習慣不佳等因素,洗腎人口始終…
骨質疏鬆是相當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患者經常等到不慎跌倒、骨折,檢查才發現骨質密度不佳,但隨之而來的傷害卻已難以挽回。尤其女性在停經後荷爾蒙劇烈變化,骨質疏鬆機率遠高於男性。因此,平常就要積極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幫助我們到中老年後還能擁有良好活動力。
你會吃茄子料理嗎?日本信州大學農學系副教授推薦吃茄子,就可能具有改善血壓的效果,5~11月正好是台灣茄子盛產之時,縱使絕大多數季節都吃得到,這時間吃也更加鮮美,輕鬆兼顧美味與健康,一起來看看茄子靠什麼成為強大的降血壓食材、怎麼料理更營養。
一個人是否過重肥胖,荷爾蒙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荷爾蒙是調節人體機能、維護內在穩定的關鍵物質,至少有32種荷爾蒙和體重調節有關。了解肥胖的成因並找出失調的荷爾蒙是成功減重並維持健康體態的重要一步。
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是一種非常營養的成分,具有幫助抗氧化、保護血管等效果。不過,巧克力想要吃得健康,除了注意可可含量的多寡以外,吃巧克力的「時機」也很重要,因為可可多酚在體內發揮功效的時間並不算長。
洋蔥相當健康,不過許多人吃了洋蔥卻把皮丟掉,十分可惜,洋蔥皮可說是「藥效的寶庫」,因其含有豐富的多酚「類黃酮」,是目前所知的多酚之中,具有最強的抑制發炎功效;同時洋蔥皮也含有大量的洋蔥重要成分:「槲皮素」。
肌少症飲食到底該注意什麼?對高齡者來說,大魚大肉不見得是壞事,一味減少特定食物攝取這樣看似「健康」的習慣,卻反而可能讓長輩們營養攝取漸漸變得不均衡、越來越虛弱,甚至出現跌倒骨折臥床不起、需要由他人照護的風險因此提高。
如果再加入醋,對血管健康更有幫助,醋中的醋酸能幫助擴張血管,再加上檸檬中的檸檬酸也有改善血液流動的效果,這兩種效果加起來能幫助血液流動更加…
燕麥片含有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之豐富,甚至比起我們熟知的健康主食糙米要來得高,同時其中大多數的礦物質含量也勝過糙米,鐵質高達2倍之多,鈣質更是高達5倍,幫助我們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
當你開始習慣上健身房運動、鍛鍊肌肉,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效果不彰,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呢?對健身新手來說,有些習慣錯誤可能阻撓你的健身成果!健身記者Adam Bornstein提醒健身新手們以下5個常見健身錯誤與6種健身壞習慣,看看你是否也不知不覺中踩中健身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