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農委會農糧署、財團法人CAS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
長久以來,米飯是我們每餐必備的食糧,隨著飲食文化的精緻化,對米飯的品質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從對外觀、口感等要求,展開品質競賽,台灣米的高水準演出,已開始走出國內市場,邁向國際。
根據農委會統計,1967年台灣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高達141公斤,但隨著社會變遷、外來飲食文化的加入,現在已跌破50公斤了。米的內需市場銳減,加上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開放國外米進口,對於國產米的市場衝擊更是劇烈。
台灣好米水準高
其實台灣米是非常優質的,早在日據時代,台灣就是日本的米倉;而農業技術的不斷精進,使台灣農技團還曾遠到非洲去教導當地居民種植稻米的技術。足以證明台灣米的精良。而隨著生活品質的提昇,台灣的農業朝精緻化邁進,稻米也開始講究高品質,以往印象中只有日本越光米才是極品,現在台灣也出現足以媲美的稻米,如在台東乾淨水質培育的池上米,黏度適中具嚼勁,儘管冷了也依然好吃,「池上飯包」便因此遠近馳名。
台灣出產的米通過日本127項農藥安全檢測,成功打入睽違33年的日本市場,台灣米在重視品質的日本獲得認定,更加證明我們稻米的品質不僅放眼亞洲,更可進軍世界。
精緻化成為了台灣稻米事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政府也開始更注重推廣台灣良質米,並教導大家分辨優質米,建立台灣好米的形象,農委會便建立了CAS台灣好米認證標誌,藉以鼓勵優良的米商,也提供給國人選擇優質米的方式。
品飯學問大
農委會為了品評,特別制定出米飯評量標準,先是看外觀,不能有被蟲害、變色、碎粒等出現,再來便觀察其飽滿、均勻與光澤度,最後是食味分析與官能品評,將米飯煮熟,由專家品嚐決定出冠軍。
食味分析是測定蛋白質含量、水分等數值,一般而言,蛋白質含量越低越好吃;而官能品評就是所謂的「品飯」,參賽者依照「黃金比例」煮好米飯,由專家以外觀、香味、口感、黏彈性、硬性來評選。
品飯專家為求公平與慎重,如同專業品酒師一樣,在品飯之前,不能抽煙、喝酒,還要先「清」一下鼻腔。品飯時,先檢查外觀,清洗筷子,接著將米飯「撥」開,靠近聞一聞,再挾取品嚐、評分,接著再清洗筷子,喝一口水,重複以上的動作。經過上述的重重關卡,才有冠軍的誕生。
米飯智慧王
【你也可以用「黃金比例」煮出香噴噴的米飯!】
煮飯可不是隨隨便便煮,你也可以學著用「黃金比例」來煮飯:洗米、秤米五分鐘,米和水的比例必須是1:1.35,浸泡30分鐘,煮飯45分鐘,悶飯20分鐘,再拌飯、回溫50分鐘,最後才盛飯、上飯。這就是所謂煮飯的「黃金比例」。
米飯營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均衡的營養攝取碳水化合物佔58%,脂肪佔20%~30%,蛋類佔12%左右。大體而言,米的營養價值相當完整且均衡,含有醣類、脂肪、蛋白質,以及適量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與豐富的維生素E、B群。
但台灣由於地處潮濕,加上白米沒有稻穀的保護,直接與空氣接觸,放太久容易引起質變。一般而言開封的米約可保存三至五個月,當然最好還是趁早食用完畢。以下是白米發生質變的現象:
甜度下降:
澱粉會使米飯質地變硬,總糖含量會下降,吃起來就不這麼甘甜。
異味產生:
脂質是最容易發生質變的成分。而且放久了會造成米粒的酸度增加、異味產生。
色澤變黃:
蛋白質會使米放久後色澤變黃,且透明度降低,同時也會使硬度增加。
營養流失:
維生素B1會隨時間漏失,若儲存環境太過潮濕,還可能滋生黴菌及毒素(如黃麴毒素),而危害身體健康。
小蟲出現:
穀倉裡的小蟲(米象、榖蠹等)會產卵於稻穀或機器中,而於加工碾白時附著於白米上,時間一久便容易會孵出小蟲來。
經由台灣農民的努力,台灣米也不再讓日本米專美於前,種植出外觀與口感兼備的米種。既然台灣有如此優良的技術與品質,何不愛用國貨呢?日本作客時,會隨手帶一包好米作為伴手禮,其實,台灣的好米也值得效法這種方式,讓米精緻化,成為體面又實惠的禮品。近年已有許多碾米廠推出小包裝的良質米禮盒,精美的小包裝,讓民眾逢年過節成為最為佳的伴手禮。說不定,這項風潮也可以繼續風行下去,成為台灣的一項傳統特色!
更多飲食營養資訊>>https://www.med-net.com/zh-TW/category/diet-nutr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