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維他命C:功能、攝取量與食物一次看懂

不可或缺的維他命C:功能、攝取量與食物一次看懂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維他命C是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它不只能夠抗氧化、對抗自由基,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幫助傷口癒合、保持皮膚彈性。另外,維他命C也能增強免疫力、幫助吸收鐵質,預防貧血。若攝取不足,容易出現疲倦、牙齦出血、皮膚粗糙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發壞血病。芭樂、奇異果、柑橘類和青花菜等都是很好的天然來源。透過均衡飲食搭配適量補充,才能讓維他命C發揮最大效益,讓你精神好、氣色佳、抵抗力UP!

維他命C對人體的生理功能

  1. 抗氧化作用: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傷害,有助於預防老化與某些慢性疾病。
  2. 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有助於傷口癒合、皮膚彈性、血管健康。
  3. 增強免疫系統:促進白血球功能、提升免疫力。
  4. 促進鐵吸收:尤其是非血紅素鐵(如植物性食物中的鐵),防止缺鐵性貧血。
  5. 維持牙齦與血管健康:防止牙齦出血與毛細血管脆弱。
  6. 有助於膽固醇代謝與神經傳導功能。

維他命C缺乏會引起的疾病或症狀

  1. 壞血病(Scurvy):嚴重缺乏所致,症狀包括牙齦腫脹出血、皮膚瘀斑、關節疼痛、疲倦、貧血。
  2.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感染。
  3. 傷口癒合變慢
  4. 疲勞、易怒、食慾不振
  5. 皮膚乾燥粗糙、頭髮易斷裂。

維他命C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依據台灣衛福部建議)

年齡/族群 每日建議攝取量(mg)
成年男性 100 mg
成年女性 100 mg
孕婦 120 mg
哺乳婦女 140 mg
青少年與兒童 35–100 mg(依年齡遞增)

上限攝取量(UL)為2000 mg/日(避免過量補充造成副作用)。

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有哪些?

    1. 蔬果類
      • 芭樂(含量最高)
      • 奇異果
      • 柳橙、橘子、檸檬
      • 草莓
      • 番茄
      • 青花菜(花椰菜)
      • 甜椒(尤其是紅椒)
      • 綠葉蔬菜(菠菜、芥藍)
    2. 注意:維他命C易受熱破壞,建議生食或短時間快炒以保留營養。

從保健食品攝取維他命C的建議

  • 一般保健:每日補充 250–500 mg 已可達強化免疫與抗氧化作用。
  • 感冒期間或高壓環境:可短期補充 1000 mg/日,但不建議長期高劑量。
  • 選購建議:選擇**緩釋型(Time-release)含有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的產品可提升吸收與穩定性。

維他命C簡介圖表

主題 說明
生理功能 – 抗氧化,防老化 – 合成膠原蛋白,促進傷口癒合 – 增強免疫力 – 幫助鐵吸收,防貧血 – 維持皮膚、牙齦與血管健康
缺乏症狀 – 壞血病(牙齦出血、瘀青、關節痛) –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 傷口癒合慢、疲勞、皮膚粗糙
每日建議攝取量(mg) – 成年人:100 mg – 孕婦:120 mg – 哺乳婦女:140 mg – 兒童/青少年:35–100 mg
食物來源 – 芭樂(C 含量最高) – 奇異果、柑橘類 – 紅椒、青花菜、番茄、綠葉蔬菜※ 生食或短時間加熱可保留較多維他命C
保健品建議攝取量 – 一般保健:250–500 mg/日 – 感冒或壓力大時:可至1000 mg/日(短期) – UL(上限攝取量):2000 mg/日 – 建議選擇:緩釋型或含生物類黃酮產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