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是什麼?最完整懶人包:食物來源、補充方法與挑選技巧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膠原蛋白(Collagen)是一種人體中最豐富的結構性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皮膚、骨骼、肌腱、韌帶與血管壁中,約占全身蛋白質的三分之一。它就像是「身體的膠水」,能維持組織彈性與強度。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通常從 25 歲後開始每年下降 1% 左右。流失後常見的現象包括皮膚鬆弛、細紋皺紋增加、關節僵硬或痠痛,甚至骨質密度下降。因此,適度補充膠原蛋白,對於維持年輕外貌與關節健康都很重要。

 

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有哪些?

想要靠日常飲食補充膠原蛋白,可以從以下食物著手:

  1. 豬皮、雞皮
    豬皮與雞皮富含膠原蛋白,是台灣常見的食材。不過也同時含有較高油脂,建議適量攝取。
  2. 魚皮、魚鰾
    魚皮膠原蛋白分子較小,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常被認為是更好的來源。
  3. 牛筋、豬腳、雞爪
    這些富含膠質的食材,是傳統料理中常見的補膠原蛋白選擇,例如台灣人愛吃的滷豬腳。
  4. 骨湯
    用雞骨、豬骨或牛骨長時間熬煮,湯中的膠質來自膠原蛋白的分解產物。
  5. 富含維生素 C 的蔬果
    雖然水果本身不含膠原蛋白,但維生素 C 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輔助因子。像是奇異果、芭樂、柑橘類,搭配高蛋白飲食,有助於促進體內膠原蛋白生成。

保健品中的膠原蛋白怎麼攝取?

單靠飲食要補充足夠膠原蛋白不容易,因此市面上有許多膠原蛋白保健品,常見的形式包括:

  • 膠原蛋白粉方便加入飲料、咖啡或湯品中,適合日常攝取。
  • 膠原蛋白錠或膠囊攜帶方便,適合忙碌的上班族。
  • 膠原蛋白飲口感佳,通常還會添加維生素 C、玻尿酸等輔助成分,提升保養效果。

研究指出,膠原蛋白經過「水解」處理後,會變成小分子的「膠原蛋白胜肽(Collagen Peptides)」,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挑選保健品時,建議選擇標示「水解型膠原蛋白」的產品。

如何挑選好的膠原蛋白保健品?四大關鍵重點

  • 分子大小(小分子好吸收)
    一般建議選擇分子量在 2000 道爾頓(Da)以下的膠原蛋白胜肽,較容易進入小腸吸收。
  • 來源安全
    目前常見來源有魚膠原蛋白、豬膠原蛋白與牛膠原蛋白。魚膠原蛋白通常被認為純度較高、較少動物疾病風險,適合亞洲市場。
  • 有無添加輔助成分
    若產品含有維生素 C、玻尿酸、彈力蛋白等成分,能協助膠原蛋白合成,讓效果更全面。
  • 檢驗與品牌信譽
    建議挑選有 SGSISO 或國際認證的產品,並注意廠商是否清楚標示來源與成分。

補充膠原蛋白的最佳時機與方式

  • 空腹時:空腹狀態下吸收效果較好,建議在早餐前或睡前補充。
  • 搭配維生素 C:可促進體內合成,效果加倍。
  • 持續性補充:膠原蛋白並非立刻見效,通常需要持續 13 個月才會慢慢感受到皮膚彈性與關節靈活度的改善。

小提醒:不是吃越多越好

市售膠原蛋白保健品建議每日攝取量約 2,5005,000 毫克,超過並不會讓效果更快或更明顯,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對於痛風患者或腎功能不佳的人,建議補充前先諮詢醫師意見。

結論:從飲食與保健品雙管齊下,養出彈潤健康

膠原蛋白是維持年輕與健康的重要關鍵,不僅能讓肌膚保持彈性,也能幫助關節靈活、骨骼強健。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豬皮、魚皮、骨湯等食物補充,同時選擇品質有保障的小分子膠原蛋白保健品,並搭配維生素 C,效果會更理想。
最重要的是,補充膠原蛋白需要長期規律,才能真正看見皮膚與健康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