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網MedNews

不只老化問題!全球最新報告:台灣健康保健品質輸日、韓 僅排名45

根據天下雜誌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刺胳針)發佈了一份全球各國健康保健品質指標評比報告,在HAQ指數值(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指數)台灣排名45名,而鄰近的日本與韓國則是分別排名第11名與第23名。

儘管台灣以全民健保制度自豪,但最貼近民眾需求的醫療服務,似乎不太理想。這份評比點出了什麼問題?

長期重急性醫療 忽略慢性病預防照護

台灣早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天下雜誌報導,2050年,台灣每1.5個壯年人,就會需要撫養一個長輩。但台灣的問題不只老化,「慢性病化」更是另外一個隱憂。

台灣的慢性病問題,並未因為醫療進步而改善,從台灣是全球知名的「洗腎之島」來看,民眾並沒有找到一個適切的方式改善健康,健保署長李伯璋提及:「我們一直沾沾自喜把洗腎病人照顧得很好,但國際上的評比根本不看這些,洗腎了,生命品質就不會好。」

天下雜誌指出,高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腎臟科醫師對這份評比報告也不禁感嘆道:「原來我們在後端做那麼多努力(洗腎洗得好)、覺得對病人有意義;但從世界潮流來看,我們更該投入資源和觀念,做前端預防。」

醫療固然重要 前端預防更是關鍵

除了醫療保健,值得我們思考的還有預防醫學的重要性。眾匯智能健康王欽堂董事長認為,現今健康檢查應該要有不同的思維,民眾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認知,要調整為「早期發現,促進健康」,也就是在發現紅字的時候,就要有疾病防堵的改善作法。

王董事長同時也提出他25年的產業經驗,雖然國人已逐步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卻沒有變得更健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健診報告多是專有名詞,民眾大多看不懂,即使想要管理健康,也不知如何下手。

從生理年齡切入,更清楚健康缺口

因此,從民眾不清楚健康缺口這件事,到思考如何讓健診報告能夠簡單易懂。眾匯智能健康由韓國引進了生理年齡,透過亞洲500萬筆大數據分析,以清晰的年齡概念,讓健診結果不再艱澀難解;同時,從健檢報告結果出發,洞悉內臟器官老化狀況,從而制定出簡易抗衰方針,以及專屬飲食、運動、營養健康改善方案。

除了上述做法,民眾更要從自身觀念建立起,透過健診報告數據所解讀的生理年齡,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從預防開始,正是邁出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台灣過了35歲後 老化速度竟是韓國的2倍?

🔻

相關文章

憂鬱症治療新希望 陽明交大實驗證實:腦部磁刺激能夠改善症狀

night119

楊聰財醫師專欄/健保新制7月上路 怎麼計算?為什麼部分負擔是必然?

night119

王文弘醫師專欄/甲狀腺結節消融手術不需住院 術前必檢視保單的三大重點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