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堪稱是「國病」,過去研究發現,國人約有30%患有脂肪肝,比起B肝、C肝的盛行率還要來得高,而脂肪肝最可怕的不是脂肪肝本身,而是脂肪肝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形成令人聞之色變的「肝癌三部曲」: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而且並不是肝發炎指數正常就沒事,仍可能有脂肪肝風險,日本一名醫學博士建議透過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表,幫助我們提高警覺,並針對不良的生活習慣著手改善。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人體500種以上功能都要靠肝臟
日本武藏野紅十字醫院院長、醫學博士、肝臟專業醫師泉並木表示,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臟器,細分下來大約需要做500多種工作,但主要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1.膽汁生成
膽汁是由肝臟生成的,能幫助食物中的脂肪分解吸收,人體每天會分泌約1公升的膽汁。
2.將營養轉化為能量
我們吃下肚的食物會由胃腸分解吸收,再將營養運送到肝臟,而肝臟則負責將之轉化為能量供給全身。
3.解毒、分解
以酒精為例,酒精對人體而言具有毒性,而肝臟能將其毒性分解;另一個例子是我們服用的藥物無法長久維持,也是肝臟的分解功能所致。
而如果肝臟不健康,人體就可能出現種種問題,例如最常見的「脂肪肝」,就是肝臟堆積了過多脂肪的一種現象。
雖然脂肪肝本身相當普遍、不一定會有大問題,但泉並木指出,脂肪肝若長期持續,會讓脂肪肝發炎、損傷細胞,進而可能演變為肝硬化,脂肪肝患者中大約有15%會轉化為肝硬化。
肝硬化會讓肝臟的功能降低至3成以下,而且當已發展至肝硬化,則很難再恢復到原本的健康肝臟。更可怕的是長久下去再不改善,還可能提高罹患肝癌的機率,因此及早著手改善是重中之重,能避免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譜出的「肝癌三部曲」。
沒喝酒也患脂肪肝,停經、過度節食、吃太多都可能引發脂肪肝
而過去較多人對脂肪肝的了解,可能是喝酒的人才會脂肪肝,但其實不完全是如此。酒精攝取過多確實會讓肝臟的解毒、分解功能變差,使本應供應到全身的能量因此難以發揮,改為進入肝臟作為脂肪堆積,造成脂肪肝。
但有許多沒有飲酒的人也有脂肪肝問題,通常是因為如下原因:
1.吃太多
通常肝臟製造的能量會輸送到全身,包括了肌肉、皮下,但若因為吃太多讓營養過剩,肝臟就會偏向將營養轉化為能量、輸送到肝臟去,而非輸送到肌肉及皮下等處,因此可能提高脂肪肝風險。
2.過度減肥
有些人因為想減肥而過度節食,這可能會讓將能量供應給全身時所必需的蛋白質不足,而無法輸送出去的能量就可能儲存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
3.女性荷爾蒙減少
女性可能會因為停經等原因,讓體內女性荷爾蒙驟減,而女性荷爾蒙具有將多餘能量輸送到皮下的作用,因此當失去了這一大助力,也可能讓多餘能量轉為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肝指數正常先別鬆口氣,數值正常也可能隱藏脂肪肝,一表簡單自我檢測
泉並木更表示,許多人都知道要重視肝功能,會留意抽血檢查時的ALT、AST、γ-GTP等數值有沒有異常,但其實近年醫療現場中能發現有些患者這些數值都正常,卻在後續更精密的檢查中發現脂肪肝,可以說是一種「隱性的脂肪肝」問題。
因此泉並木建議也可參考下表,先進行簡單的判斷,若可能性高則務必再進一步做更精密的檢查:
※下表符合3個以上可能有脂肪肝,務必多加留意。
□每週飲酒3次以上。
□通勤、購物都一定要搭交通工具。
□現在比起20歲時胖了10kg以上。
□喜歡喝果汁等含有高糖分的飲料。
□睡前2小時喜歡吃東西。
□平均睡眠時間未滿6小時。
肝臟恢復能力強,改掉不佳生活習慣脂肪肝可望復原
若本身有上述這些壞習慣者,及早改掉尚且不晚,泉並木指出,肝臟的再生能力很強,脂肪肝通常能透過運動、飲食等生活習慣的改善而逐漸復原。
建議平常可以吃納豆、黑芝麻等食材,納豆除了富含的蛋白質能幫助肝臟運作,還含有能促進脂肪燃燒、促進肝細胞再生的維生素B2;黑芝麻則富含維生素E,是一種對脂肪肝有改善效果的營養素。
針對改善脂肪肝問題,日本東京清瀬複十字醫院也建議,平常除了少吃點心、含糖飲料已外,水果也含有大量糖分,最好也要適度食用、不宜過量。
另外建議每天可吃350g蔬菜,膳食纖維能延緩糖分、脂肪的吸收,熱量也非常低,再加上能有飽足感,也讓我們不容易吃太多,這些效果都對預防改善脂肪肝有幫助。
撰文者:特約編輯張承宇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你還會想知道▼
●評斷您的肝臟疲憊程度
>>https://aidoctor.med-net.com/OnlineHealthCheck/health/question_livers.html
●從地區、年齡快速篩出最適合你(妳)的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oduct/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