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什麼?
其實痔瘡並不是後天增長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痔瘡只是靜脈曲張或病變而衍生的小肉球,但目前醫學上支持的觀念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三個結構所組成。
其實痔瘡組織是有作用的,你知道嗎?
在肛門內部有兩個主要肌群,稱為內、外括約肌,肛門即使在內、外括約肌完全收縮的情況下,也無法完全封閉,若肛門沒有關好,液態糞便或氣體便可能溢出人體。
而痔瘡組織就扮演著「軟墊」的作用,它在內括約肌內襯協助封閉肛門。一般我們所談論的痔瘡,算是已產生症狀的病態痔瘡。
痔瘡的原因
當肛門墊內部異常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如靜脈回流減少,就會形成惱人的病態痔瘡。因肛門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較易發生在久站、久坐族群身上。
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導致痔瘡充血,如高血壓、便秘、懷孕等等。
痔瘡的高危險群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平時不良的生活型態,也是造就疾病的原因,下列這些高危險群,你佔有其中幾項呢?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熬夜、作息不正常
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
愛吃辛辣食物
久站、久坐、咳嗽、懷孕,使腹部壓力增加
從事激烈運動
有吸菸習慣
有潰瘍病史者
酗酒及肝病病人
痔瘡的症狀
痔瘡症狀的表現區域以肛門附近為主,當你出現以下症狀時,就必須留意痔瘡是否找上門啦!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
觸痛或持續性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嚴重度分級
究竟該如何判斷痔瘡的嚴重程度,以及適用的治療方式?透過以下分級帶你了解。
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第二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預防痔瘡有方法
避免久站、久坐,上班族可定時起身活動。
如廁時間避免用手機、看報。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
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
充足的飲水量,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30毫升」。
多吃高纖蔬果,如奇異果、香蕉、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
可以從事較為緩和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長時間久坐時,可在就寢前行溫水坐浴,達到放鬆、減輕肛門部位的壓力。
痔瘡的診斷
臨床診斷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與原則,可使疾病的判斷更為全面且準確。
視診
評估肛門及肛門周圍的皮膚是否有異常,以及是否有內痔突出。
肛門指診
評估痔瘡位置及判別腫瘤的可能性,並評估患者的肛門括約肌壓力。
肛門鏡
是痔瘡確診的診斷工具,並藉以評估痔瘡的嚴重程度,同時也可檢查患者是否有肛裂的跡象。
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
用來診斷結腸或直腸是否有潰傷或發炎,以及確定腫瘤及出血位置。
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的區別?
許多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剛發病時常以為是痔瘡發作,延誤就醫的最佳時機,透過以下整理,簡單區分痔瘡與大腸直腸癌!
提醒大家,以上分類僅供大家參考,若有排便出血情況已屬不正常現象,盡速就醫才能做最正確的診斷。
原文摘自 iHealth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