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每天必須攝取的營養來源,市上販售的食物種類繁多,且為了增加曝光與銷售,商家以食品加工技術,讓食材變得更加光鮮亮麗,你所食用的這些食材,真的是原本食材的本色嗎?或是已增加其他添加物的化學食品呢?
加工食品不見得都不能吃 保持口感仍必要
什麼是加工食品呢?加工食品就是食物經過特別的處理過程,改變食材原貌,加工包含醃漬、發酵、著色、漂白或乳化等,但在營養學上並無區分出食物與食品,也沒有提過食物更勝食品的說法。
以黃豆來舉例,大家都享用過如豆腐、豆漿、豆花、豆皮等食品,甚至一般最常使用的調味-醬油,由黃豆經發酵製成,又或者牛奶、乳酪、起司與優格等,還有許多食物的例子,都需透過加工的過程,來延續食物的保存性與口感。
台灣人對食品加工的需求量較大,食品是基於安全性而進行加工,且更多食物不見得不加工就好,而是應該如何選擇好的加工食品才對!
注意防腐劑、乳化劑、甜味劑 別太常吃同樣食物
我們無法避免食用加工食品,事實上,市售的食品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工,食藥署對於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劑量有明令法規,嚴格管控商家的用量,大致上不太會食用過量,不過,因日常食物中深度加工食品的比例越來越高,民眾難保會有食用添加物過量的隱憂。
因此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上,選擇減少深度加工的食品,也就是為了增加食物外觀、口味與口感,或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便在食物中增加化學藥品,如防腐劑、乳化劑、甜味劑等等,經常食用深度加工的食物,長期下來會影響身體機能,應多方攝取不同的食物,不要養成固定吃某類型的食物的習慣,掌握飲食來源多元化的原則,便無須擔憂食物中含有過多添加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