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上週從歐洲旅遊回來,由於行程滿檔,且加上轉機有些延誤,總共花了近20小時才回到國內,且在機上因為疲憊,也很少起來走動,回來後一直覺得小腿脹痛不適,本來以為過兩天就會改善,但卻一直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覺得小腿及踝部脹痛和麻木的情形逐漸加重,甚至會影響到步行,後來他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發生靜脈栓塞,而接受手術治療清除血栓。
深部靜脈栓塞風險因子
臨床研究指出,白人較常發生深部靜脈栓塞,先前國人發生情形較少,隨著飲食西化,加上出國旅遊的機會日漸增多,目前深部靜脈栓塞的病例並不少見。
此外,常見的風險因子包括創傷(髖部或下肢骨折、重大傷害、脊髓損傷)、手術(髖部或膝部人工關節置換、重大一般外科手術);靜態生活型式(久站、久坐、臥床超過3天,搭乘飛機超過8小時-經濟艙症候群等)、老年人、血管病變(如靜脈炎、靜脈瓣膜功能異常)、腹圍增大(如肥胖者或孕產婦)、腫瘤、凝血功能異常等、使用雌性素、中風致令肢體活動減少等,都會增加深部靜脈栓塞的風險。
深部靜脈栓塞進程
其致病機轉包括引起靜脈血流變慢(如久站、久坐),促進體內凝血功能(如手術、生產、嚴重脫水、癌症、補充女性荷爾蒙等),或靜脈壁損傷(如靜脈炎、靜脈瓣膜功能異常),進而促使容易形成靜脈血栓。因此若具有前述風險因子者,在出國旅遊搭乘長程航空旅程者,應多注意防範。
發生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最初期從小腿肌肉內部先形成微小栓塞,但人體內有良好的保護機制,當這些微小的栓塞形成時,會啟動機制將大部分栓塞在膕部以下深部靜脈處理掉,使之自行消除,並不會引起症狀,此時由於循環不良,會引起一些臨床症狀。若未加以注意且栓塞向靜脈近端擴展時,會進入更上端股靜脈或其他靜脈,加重臨床症狀;更嚴重病患可能在3個月內發展成肺栓塞,即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臟梗塞,或生命危險。
遇到深部靜脈栓塞該怎麼辦
發生深部靜脈栓塞時,需接受專業醫師治療,包括抗凝血劑的使用及調節,甚至於需手術治療清除血栓,治療後仍約10%會在5年內出現嚴重栓塞後症候群,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防範深部靜脈栓塞
國人飲食西化後,可能會伴隨血管和凝血功能的改變,更應注意防範,尤其是具有多重風險因子者,在平日保健上,更應加強注意落實防範措施,例如保養靜脈、穿彈性襪、休息要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平日從事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在長程旅遊時、或長程開車、久坐的上班族,更應注意定時停下工作起來走動一下,動動肢體,改善循環,以免遺憾。
原文:健康遠見 楊榮森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