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布各年齡層之基礎代謝值,不論男性女性,過了25歲新陳代謝率就會開始下降,大約每十年約下降5-10%;而耶魯大學發表的文獻中提到,更年期多半好發於40歲至65歲之間,因此常聽見醫師說40歲後要開始注意更年期保養。
由此可見,身體老化似乎是以25歲和40歲為兩大分水嶺。但根據最新分析結果顯示,台灣人在35歲後老化速度即開始加快,比起鄰近國家韓國老化曲線持平,台灣人老化幅度更為劇烈。
男性「動脈硬化年齡」快速攀升
日前由眾匯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所舉辦「大數據+檢診」主題研討會中,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顧問丁台怡博士提及,由老化這件事情來看,抽取台灣及韓國兩國眾多案例,進行統計分析後相比較:
整體來說,台灣人生理年齡比起韓國人要低一點,但台灣人過了35歲後,器官老化速度近乎韓國人的2倍;另外,丁台怡博士也發現台灣男性「動脈硬化年齡」亦從35歲開始攀升,而韓國於40歲後才緩緩上升,台灣人器官老化出乎意料之外比韓國提早了許多。
圖表說明:雖台灣整體生理年齡較韓國低,但台灣在35歲後上升幅度過於劇烈,警醒我們要特別注意35歲後的健康狀態!(資料提供:丁台怡博士)
這也不免讓人好奇箇中原因,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兩國之間如此巨大的差異?丁台怡博士推測台灣多數人在青壯年時期,熬夜、作息不正常等生活型態,過度消耗健康,其實器官早已隨著生活習慣影響逐漸老化,過了35歲就逐一顯現在生理年齡上。
健診新觀念:即早發現,即早預防
早期健診目的是「即早發現,即早治療」,而現行健診目的是「即早發現,即早預防」,在疾病發生之前便將問題加以杜絕。台灣時常輕忽預防醫學的重要性,許多人並未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好習慣,直到健康亮起紅燈才驚覺身體早已出問題。
近期韓國提出「生理年齡」的概念,成為診斷健康和老化的新指標,經由500萬筆健診數據嚴謹分析而得,重新定義並加值你的健診報告,更加清楚了解自己器官老化狀態。
生理年齡不僅僅是分析報告,同時也能讓你因應問題對症下藥,進而找出最適合的個人化改善方案,健康檢查不再只是流於形式,生理年齡讓你簡單看懂健診報告,提供制訂抗老計畫的依據,確實協助達成健康促進的目標。
>>別再相信「看起來很年輕」,生理年齡才是透析器官老化新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