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動白內障手術拯救視力,該選健保給付或自費人工水晶體?
近年來,隨著3C用品普及化,人們盯電腦、滑手機的時數與日俱增,白內障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全國白內障手術量近22萬件,其中更有5% 屬於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 當越來越多人面臨白內障的視力危機時,白內障手術便是許多人選擇的治療之道。然而,在手術之前,病患面對各式各樣的人工水晶體,究竟該如何挑選?自費人工水晶體,真的比健保給付版本更好嗎?
如何治療白內障?植入人工水晶體為常見療法之一
事實上,白內障是因為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不清,阻礙光線透過水晶體聚焦在視網膜上,造成視力模糊的一種眼疾。一般來說,水晶體變混濁的原因包含老化、暴露在輻射線下,或是因為遭受外傷、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原因而觸發。 目前醫界針對白內障的治療方法,主要包含以藥物治療暫緩惡化,以及透過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等,其中植入人工水晶體多半被視為較有效的治療方式。
想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需自付2萬至9萬不等差額
根據健保署公布資料顯示,健保給付的一般功能人工水晶體,多以合成樹脂(PMMA)、矽膠(Silicone)、壓克力(Acrylic)等材質製成,具有屈光特性,可以代替原先的天然水晶體,幫助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一般來說,一般功能人工水晶體已具有良好的長期穩定性,足以應付多數白內障病患需求。 然而,由於每位病患情形不一,健保給付的「球面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因此便會需要仰賴坊間不同功能的人工水晶體,進一步改善視覺敏感度和水晶體調節能力,或是減少白內障復發機率等。由於健保財源有限,並考量給付公平性,想使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必須依據選擇的特殊功能水晶體,負擔約2萬至9萬不等的差額。
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並非每位病患皆可使用
坊間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種類繁多,每一種人工水晶體的使用特性、針對的眼睛狀況不一。一般來說,特殊人工水晶體可分為「非球面」、「散光矯正」、「多焦點」、「多焦點及散光矯正」四大類。其中「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又可分為「折射型」與「繞射型」,前者結構為雙凸透鏡,觀看品質較易受到瞳孔尺寸、人工水晶體偏移影響;後者結構為同心圓階梯狀,可以產生兩個焦點供看遠、看近,但光線不足時容易暈眩。另外,人工水晶體也可分為透明、淡黃、黃色等不同顏色。其中透明的人工水晶體容易在一開始造成患者畏光,但是適應後視野較為清晰;黃色人工水晶體可過濾藍光,並有助於年長者適應,但容易造成辨色上的誤差,以及夜視的困擾;淡黃則介於兩者之間,可過濾部分藍光,並保持夜視力。也因此,該如何選擇,仍需由患者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使用需求等,與醫師共同討論。
而針對不知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的病患,健保署也公布「健保自付差額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品項說明」,明列各種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自付差額價目」、「產品特性」、「副作用」、「應注意事項」,以及其與「健保給付之療效比較」,作為民眾選擇的依據之一。同時,健保署也表示,植入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標準較高,並非每位白內障病患一體適用,需要由醫師進行更精密的術前評估。
無論健保給付或自費醫療版本,都比不上天然水晶體!
然而,正如所有醫材一樣,人工水晶體無論功能再好,仍舊比不上天然的水晶體。雖說因為人體老化造成的白內障近乎無法預防,然而,我們仍可以減其他少觸發因子,像是在陽光炙熱時戴上帽子或太陽眼鏡,避免陽光直射;控制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避免螢幕藍光造成眼睛的負擔等,從日常生活開始,注重視力保健,讓靈魂之窗常保乾淨與清明。
參考資料:
1.https://heho.com.tw/archives/53709
2.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807/project_2.html
3.https://www.jah.org.tw/form/index-1.asp?m=3&m1=8&gp=361&m2=365&sid=52&id=1412
4.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5016D9F0A4FE6DA9&topn=5FE8C9FEAE863B46
撰文者:醫聯網 特約編輯 郭慧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