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保新制上路在即,越來越多民眾也開始關心起「自費醫療」議題。關於醫療器材,究竟哪些醫材屬於健保全額給付範圍、哪些需要自付差額,又有哪些是需要民眾全額自費的醫材呢?而就連年高踞國人第二大死因的心血管疾病而言,自費醫療真的比健保給付醫材好嗎?
健保署推醫材比價網,一次搞懂醫材「健保付」或「自付」
事實上,根據健保署公告,由於健保目前提供的特材品項已大致足夠使用,雖然新的醫療材料可改善健保給付品項的部分功能,但是考量健保財務狀況、給付公平性,政府機關仍需訂定「全額給付」、「自付差額」、「自付全額」三種類別。 對此,健保署也推出「醫材比價網」供民眾查詢三類醫材相關資訊。
自費醫療或可提升醫療效果,但仍須專業醫師評估
而就健保署2020年公布的「8 類自付差額特材及健保全額給付功能/材質分類表」來看,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者則包含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冷凍消融導管、人工心律調節器、動脈支架等。
其中就生物組織心臟瓣膜類而言,根據健保署資料,健保全額給付機械心臟瓣膜、由豬的心臟瓣膜製程的傳統生物組織心臟瓣膜。至於需自付差額的耐久性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在抗鈣化技術、生物組織固定方式、瓣膜架材質、植入方式設計、使用年限等均可能較傳統心臟瓣膜更好,但也有其使用限制及副作用,因此該選「健保付」還是「自己付」,還是須由醫師依病況進行評估。
而就冷凍消融導管來看,健保署資料顯示,健保給付的立體定位(3D)灌注冷卻式診斷電燒紀錄導管藉由逐點燒灼心臟,讓不正常的局部組織凝固壞死,讓心臟恢復正常功能。相較之下,自付差額的冷凍消融導管則透過一次性環形心臟消融治療,雖然費用較高,在某些情形下,的確可以縮短手術時間並降低疼痛感。
想提升舒適度,自費醫療可能成為解決之道
再來,從人工心律調節器來看,依據健保署公告,針對需以人工心律調節器發出的微弱電流刺激心臟、維持心臟功能的病患而言,就目前的研究顯示,需自付差額的調節器並無法降低死亡率,卻能提升病患的舒適度。因此若是醫師評估可使用自付差額的人工心律調節器,是否願意付費換取較高的舒適度,則是病患需考量的問題。
接著,就血管支架來看,健保署表示,植入血管支架可以減少血管管壁回縮或血管剝離,維持血管血流暢通。若是民眾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在血管支架塗上藥物的「塗藥血管支架」,則有可能降低血管再狹窄機率。然而,由於「塗藥血管支架」跟健保給付的產品的價差高達數倍,因此若選擇「塗藥版」仍需自行負擔差額。
最後,從淺股動脈血管支架來看,健保署資料顯示,淺股動脈血管支架可用於治療淺股動脈狹窄阻塞,而「塗藥版」的支架與氣球,則可以藉由藥物塗層,抑制血管內膜增生、防止血管再度狹窄。根據研究,使用塗藥版的裝置,平均一年後的再阻塞機率約為10%~20%,較傳統型為低,然而考量健保財務狀況,若需使用「塗藥版」,民眾同樣需要自行負擔差額。
除了思考「自費醫療」,定期健康檢查更是治本之道
綜觀所有心血管疾病相關醫材,我們可以發現,並不會有至甄完美的醫療器材,該使用哪一種醫材,仍需由專業醫師視病患個別情況作出建議。而當病人身體狀況確認可以使用「自費版」醫材後,究竟要不要額外付費,獲取較高的醫療效能或是舒適度,便需病患就自身經濟情況進行評估。而就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看,在我們陷入「健保付」或「自費醫療」的長考之前,先保持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促進健康,防患於未然,更是確保個人健康的治本之道。
撰文者:醫聯網 特約編輯 郭慧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