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食道逆流:上班族滿腹心「酸」怎麼辦
胃食道逆流是上班族容易發生的問題,為了避免和治療胃食道逆流,應該注意飲食習慣,避免過度攝入刺激性飲料和食物,保持體重,穿著舒適的衣物,並保持直立姿勢。如果已經患有胃食道逆流,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口服抗酸藥和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及時治療和預防。
胃食道逆流是上班族容易發生的問題,為了避免和治療胃食道逆流,應該注意飲食習慣,避免過度攝入刺激性飲料和食物,保持體重,穿著舒適的衣物,並保持直立姿勢。如果已經患有胃食道逆流,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口服抗酸藥和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及時治療和預防。
慢性疾病-預防三高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隨著現代生活的快速節奏和不良生活習慣,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成為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健康問題,這些健康…
糖尿病(Diabetes)起源於古希臘,但是直到現代,糖尿病仍然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全球有超過4億人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有超過800萬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高血糖,它是由於葡萄糖(也就是血液中的糖)無法被身體正常的利用,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大腸癌方面,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做大腸癌篩檢,如大腸鏡檢查或糞便檢測,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大腸癌,從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依我國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如果您發現自己有大腸癌的症狀,應該立即就醫檢查,及早診斷和治療,以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然而,即使你已經採取了這些預防措施,定期做健康檢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熟齡健康5大健康關鍵,遠離失智、預防臥床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 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
連續假期看醫生上哪找?線上諮詢醫師省時又方便 近年因為新冠疫情因素,許多民眾則開始減少就醫的情況,為避免出入醫院的染疫風險,因此線上諮詢醫師…
60歲後肌少症比肥胖更可怕,1分鐘簡單自我檢測及早期預防 肥胖會帶來許多健康上的危害,是許多現代人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然而避免過度肥胖固然重要…
寒流奪命!10種壞習慣讓猝死風險增加,起床1杯水能護心 此次寒流,北部氣溫下探7度,2天內就奪走100多條寶貴性命(註1),警醒我們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重…
4種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腦部健康 「和食」提供新解方 大腦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卻也可能會因為一些不良的外在因素,而讓大腦健康受到影響。例如吃太…
三種癌症最新研究,未來可望為胃癌、肺癌、血癌帶來曙光 癌症是人類目前尚未攻克的難題,國內外有許多機構、專家學者,都不斷對癌症這個世紀之病進行…
預防糖尿病就是在防癌:亞洲人糖友癌症死亡率高,做到5點降低糖尿病風險 癌症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除了高於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化療等療程帶給癌友的…
亞洲人特別容易得肝癌、胃癌、乳癌,避免危險因子幫助遠離癌症 癌症隨著醫療進步,獲得治療的可能性已有顯著提高,但仍屬於會嚴重危害健康的嚴重疾病…
飲食不均衡才會腸癌?醫指6種不良習慣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台灣大腸直腸癌在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第3(註1),發生率也高,在全世界台…
長期咳嗽咳血是肺癌症狀嗎?肺癌轉移多種徵兆1表格迅速了解 衛福部數年前曾進行過統計,發現台灣肺癌人口30年成長5.7倍(註1),儼然有成為新「國病」…
為什麼不吸菸也會得肺癌?3種原因要注意,2分鐘快速了解肺癌分期 提到「癌症之王」多數人都會想到胰臟癌。其實有一種可怕的肺癌「小細胞肺癌」,過去…
五種讓肝臟健康變差的原因,辨識肝臟求救徵兆及早期處置防肝癌 你聽過「肝癌三部曲」嗎?所謂的肝癌三部曲,指的就是一開始只有脂肪肝,卻逐漸演變為…
91歲現役醫師推薦,餐後1粒幫助預防失智,便利商店就有賣 失智症可以說是國人最害怕的重大疾病之一,被診斷出失智後往往只能延緩惡化、難以根治,讓…
斷肢再生、癌症根治可能嗎? 「再生醫療」可望成為重症病患的新希望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部分的癌症雖已不是「絕症」,早期發現可以有良好的存活率,…
睡不好的原因多,胃部一問題釀失眠 許多人都曾經有過胃食道逆流的經驗,例如在大吃大喝之後感覺胸口灼熱、胃糟糟,或是在躺下時感覺胃不舒服等。事實…
遠離腸躁症:趨吉避凶各四招,整腸、防便祕、降低腸癌風險 台灣的大腸激躁症(也稱為腸躁症)發生率大約在10~20%之間,患者容易因為不定時的腹瀉問…
台灣人年吞數億顆安眠藥,這種茶飲睡前20分鐘喝能助眠 台灣人深受失眠所苦,失眠人口超過4百萬,每年吞下的安眠藥超過9億顆,然而對失眠者來說,吃安…
新冠後遺症解方尚在研究,日11歲男童劇烈腹痛「痛到不能動」疑似新冠病毒後遺症惹禍 雖然Omicron變異株相對輕症比例較高,且台灣本土Omicron疫情似有…
暈眩耳鳴問題可能出在自律神經,早起一杯溫開水改善症狀 暈眩、耳鳴是每個人幾乎都會遇到的症狀,往往不容易找出病因,即使暫時沒什麼大礙,但就像心…
BA.2像感冒,BA.5比較像「流感」,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變異株 台灣目前仍深陷BA.2疫情未能脫身,BA.4、BA.5卻已在一旁虎視眈眈。事實上,南非以及部分…
每當有重要考試、會議就肚子痛跑廁所?日本醫師一碗湯讓自身腸躁症獲改善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情況:每當到了考試、重要的會議,腸道總是特別不聽話,…
新冠本土疫情持續蔓延,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慢性咳嗽、疲倦、腦霧未來有解? 新冠病毒Omicron病毒株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在5月25日來到89,352例,累計…
痊癒1年新冠後遺症仍在是真的嗎?疲勞、肌力衰退、掉髮、思緒不清晰都要注意 台灣Omicron疫情大約是從2022年4月左右開始爆發,但鄰國日本大約在2022…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會讓心肌梗塞風險增加?其中一種心臟疾病風險暴增至5倍 台灣Omicron疫情至今每天依然有數萬人確診,也因為確診人數不斷提高,越…
嘴破至少有4種,部分類型和舌癌相似,出現一種症狀就要提高警覺 嘴破不是病,但痛起來真要命!反覆發作的嘴破總讓我們食不下嚥、無法好好享受美食,…
在高齡者常會遇到的長照問題中,「如何預防肌少症」往往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所謂的肌少症(Sarcopenia),泛指全身的肌肉量不足,進而慢慢導致身體功能…
什麼是口腔乾燥? 由於唾液減少、口腔黏膜水分過度蒸發,導致口腔內過度乾燥的狀態稱為口腔乾燥,是口腔疾病的一種,也被稱為Dry Mouth.。 口腔乾燥…
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莫過於各種嚴重的併發症了,其中糖尿病腎病變就是一大健康殺手,許多患者因此被迫洗腎,造成身心、經濟上的極大壓力。 而許多腎友…
好萊塢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近期傳出罹患失語症(aphasia)息影專心休養,讓全球影迷都相當不捨,紛紛祝福他早日康復,也喚起眾人對失…
你有量血壓的習慣嗎?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盛行率還會隨年齡上升,並且國人十大死因之中…
時下生活型態已和過去不同,許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沒時間運動、應酬等原因,讓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肥胖人口也比過去成長,讓中風、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