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的清潔比想像中要來得重要,除了避免牙周病帶來的健康危害以外,許多中高年齡者因為沒能有著一口好牙,而讓透過進食補充營養素的能力降低,讓身體狀況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而每況愈下,嚴重影響健康。
近年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看似和口腔衛生無關,卻有可能讓蛀牙風險提高,這又讓預防蛀牙變得更加重要,最好趕緊著手改善。
而想要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不蛀牙,過去我們容易陷入不要吃巧克力等甜食的迷思,但其實專業牙醫師指出,比起吃下什麼東西,有一種吃東西時的壞習慣更加危險,會讓蛀牙機率大大提高。
防疫更要關注口腔清潔,口腔衛生不佳讓新冠病毒伺機而動
日本琦玉縣和光齒科診所提供資訊指出,全球疫情嚴峻,而外出配戴口罩會讓呼吸較不順暢,許多人因此改為用嘴呼吸,也因為防疫的緣故,人和人的對話減少了,這些因素都容易使口腔中唾液變少、自潔作用變差,讓細菌難以被沖走,會提高蛀牙等口腔疾病的風險。
再加上防疫帶來的長期心理壓力,也可能讓新陳代謝、血液循環下降,使白血球及淋巴液較不容易被輸送到身體各處,這也會讓細菌不容易被排出體外,這些問題都可能會讓蛀牙風險提高。
日本飯田齒科醫院院長飯田誠治也表示,如果牙周病、蛀牙不斷惡化,可能會讓更多細菌侵入血管之中,形成所謂的「菌血症」,如果恰好患者因為被新冠病毒感染等原因而免疫力降低,菌血症有可能會演變成敗血症,讓體內的細菌不斷繁殖,甚至侵害臟器。
而當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休克、臟器受到損傷等重大後果。不僅如此,新冠病毒侵入體內、感染肺部造成肺炎後,會引起體內的蛋白質「細胞激素(cytokine,又稱細胞因子)」增加,導致發燒、頭痛、倦怠以及凝血異常等問題,讓身體狀況變差,甚至可能會提高血栓、心肌梗塞風險,讓新冠病毒帶來的健康危害更上層樓。
可以說,口腔衛生和全身健康都息息相關,萬不可大意忽略清潔的重要性。
刷牙還不夠,避免NG用餐習慣也是防蛀牙一大關鍵
那麼除了做好刷牙等基本的口腔清潔以外,平常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能幫助降低口腔疾病風險呢?日本丸山齒科醫院院長、牙醫師丸山和宏,就建議避免一種不佳的飲食習慣,來幫助降低蛀牙機率。
丸山和宏首先針對蛀牙進行簡單說明,他表示,蛀牙的機制是因為會造成蛀牙的細菌會形成牙菌斑、附著在牙齒表面,並且持續破壞牙齒表面而造成孔洞,因此在過去,會建議使用牙刷,以物理方式來將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等髒東西去除。
而隨著醫學不斷進步,除了平常要注意刷牙以外,醫界也提倡了一種新的預防方法,那就是透過維持口中的pH值變化來幫助預防蛀牙。
丸山和宏解釋,口腔pH值若趨近酸性,會讓牙齒表面礦物質溶解,而若是呈現鹼性,則會讓礦物質成分沉積,使牙結石增加,因此無論過酸或過鹼都不好。
然而,除了在我們吃完酸性食物後,酸性物質可能會直接侵蝕牙齒以外,口腔中的牙菌斑還會以糖分為營養來源,產生酸性物質,容易造成蛀牙。
而我們的唾液具有中和效果,能幫助維持口腔環境趨近中性,同時唾液還能幫助牙齒再石灰化,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然而,由於唾液的中和效果需要時間,因此通常會建議不要在用餐後立刻刷牙,而是大約要等1小時之後再刷,以免刷毛破壞被酸性物質軟化的牙齒。
在過去,許多人往往會覺得吃巧克力等甜食容易蛀牙,但其實這並不一定,丸山和宏指出,即使我們吃了巧克力,但若是給予口腔足夠的恢復時間,也不大會有問題,反而是一種容易被忽略的壞習慣,才是蛀牙的一大兇手。
這個壞習慣就是「慢吞吞地吃」,丸山和宏舉例,果汁慢慢喝、點心甜點慢慢吃,都會讓牙齒的酸性物質不斷持續傷害牙齒,口腔也難以恢復到中性狀態,如果我們又在慢條斯理地吃完甜點後又立刻刷牙,還會讓傷害再提高,蛀牙機率也大大提升。
因此丸山和宏的建議是以適中的速度用餐、在餐後1小時再刷牙,更有利於保持口腔的乾淨衛生、降低蛀牙風險,幫助我們保留一口好牙。
撰文者:醫聯網編輯群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