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網MedNews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會讓心肌梗塞風險增加?其中一種心臟疾病風險暴增至5倍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會讓心肌梗塞風險增加?其中一種心臟疾病風險暴增至5倍

台灣Omicron疫情至今每天依然有數萬人確診,也因為確診人數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除了關心急性症狀以外,也開始關心新冠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的問題。

不過,台灣Omicron疫情大爆發至今沒有很久,更有許多人仍未康復,短期內較難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而同處亞洲的鄰國日本,從今年初就開始有Omicron疫情,至今已近半年,比台灣累積了更多的確診、後遺症數據,具有參考價值。

不妨一起來看看日本及其他國家的資料,各種新冠後遺症的類型及占比大概如何、哪些人容易產生新冠後遺症,以及後遺症大約會持續多久,還有哪些人需要特別小心等,幫助我們更了解Omicron後遺症。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是什麼?有什麼症狀?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感染控制部部長、傳染病專業醫師忽那賢志表示,日本的Omicron病毒株成為主流病毒株並於2022年2月上旬達到疫情高峰,隨後新冠後遺症相關資料便開始漸漸增加。

所謂新冠病毒後遺症,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的患者,在數週至數月之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的症狀,因此又稱作「長新冠(Long COVID)」。

然而,長新冠目前欠缺更多的研究,因此究竟導致長新冠的機轉為何,尚未完全被證實,但推測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了人體組織(尤其是肺部)所造成的直接損傷,或是感染後影響了人體免疫功能的調節、引起慢性的發炎,使血液更容易凝滯引起血栓等所致。

另外也不排除可能是「加護病房後症候群(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所引起的健康問題。

忽那賢志指出,長新冠包括了發燒、咳嗽等急性症狀,以及隨病情演進出現的各症狀,大致會有以下幾種:

1.呼吸道症狀

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痛等。

2.全身性症狀

倦怠、關節痛、肌肉痛、麻痺等。

3.精神、神經症狀

記憶力或注意力衰退、失眠、頭痛、憂鬱等。

4.消化道症狀

腹瀉、腹痛等。

其他還有掉髮、心悸、味覺及嗅覺異常等。

日本大阪政府蒐集了7,708名患者的後遺症症狀,並針對嚴重程度進行了簡單的統計:

在資料中我們不難發現,最多人出現的後遺症為疲倦、嗅味覺異常、咳嗽、呼吸困難、掉髮、頭痛等。

另外,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也被發現有新冠後遺症,不過症狀和成人不太一樣。

一份尚未定稿、仍有待同行評審的預印本論文指出,18歲以下族群最多的是情緒上的異常(約16.5%)、疲勞(9.7%)、睡眠障礙(約8.4%)、頭痛(7.8%)、呼吸系統症狀(7.6%)等。

剩下的依比率排名為認知功能、食慾、運動功能、嗅覺、排汗等方面的問題;最後未滿5%但仍有案例的是出汗、胸痛、暈眩、流鼻水等,家中有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務必多加留意。

發生新冠後遺症的機率有多高?英國研究:約37.7%

一則英國的大規模研究統計了508,707名患者的資料,並針對其中一部分的資料分別進行分析,發現大約有37.7%的患者直到第12週後還會有至少一種症狀,更有14.8%患者身上出現3種以上的症狀。

研究還發現以下族群特別容易出現新冠後遺症:

●女性

●高齡者

●新冠病毒重症患者

●吸菸者

●肥胖族群

而日本國內也曾統計過約457名患者的資料,發現6個月後仍有1種以上症狀的患者約有26.3%;12個月後仍有1種以上的患者則約有8.8%。簡而言之,每4名患者之中就有1個人在半年後仍有後遺症;每11名患者中就有1人在一年後仍受後遺症所苦。

研究:長新冠有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忽那賢志更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在急性期時,患者會有更高的心肌炎、心肌梗塞風險,而且在新冠痊癒後長期的併發症風險如何目前尚未十分清楚。

美國曾有研究比較過感染新冠病毒者以及沒感染過的族群,發現在感染1年後,曾患新冠病毒的患者有更高的併發心血管疾病風險:

●腦梗塞機率1.52倍。

●心律不整1.69倍。

●心肌炎5.38倍。

●心肌梗塞1.63倍。

●肺栓塞2.93倍。

●深部靜脈栓塞2.09倍。

瑞典也有類似研究,將100萬名感染過新冠的族群與400萬名未感染的族群進行過比較,也觀察到新冠病毒患者病發後的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等風險可能更高。

此外,也有其他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有關節炎、精子數量減少等後遺症產生。

新冠後遺症如何預防、治療?積極預防才是最佳解

忽那賢志強調,新冠後遺症究竟為何會產生,以及該如何預防、如何治療等,目前都仍不明確,因此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做好防疫工作、避免染疫,最好也可以避免自己成為容易重症的族群(如戒菸、避免肥胖等)。

此外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也是預防重症的重要方法,建議還是盡量打疫苗。目前包括日本、美國在內,各國都相當重視後遺症的問題,也會持續進行研究,日後或許有望解決。

撰文者:特約編輯張承宇

審閱者:曾崧華醫師

你還會想知道▼

●【心臟健康程度】測一測!

>> https://medi.pse.is/48xjrm

●為您推薦專屬【健檢方案】!

>> https://medi.pse.is/48lqla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

相關文章

謝羽翔醫師專欄/流鼻血原因是什麼?怎麼辦?看什麼科、怎麼預防?

night119

腰酸背痛怎麼辦?有效舒緩改善方式大揭秘!

team_winnie

旅行中如何避免「旅行者腹瀉」?預防策略大公開

team_wi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