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防中暑必看!3 招簡單又實用的方法,讓你健康過炎夏

夏天防中暑必看!3 招簡單又實用的方法,讓你健康過炎夏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炎熱的夏季,室內外溫差大,加上高溫和濕度高,很容易讓人出現頭暈、手腳冰冷、噁心甚至心悸的症狀,尤其是老年人、兒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更容易中暑。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夏季因中暑送醫的人數高達數萬人,其中不乏重症案例。以下整理了 3 招簡單又實用的防中暑方法,幫你健康過夏天。

補水有技巧,維持身體水分平衡

水分補充是夏季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防暑措施。炎熱天氣下,人體會透過出汗散熱,如果補水不足,容易導致血液濃縮、血壓下降,進而出現頭暈、心悸或中暑。

小技巧:

  • 定時補水:建議每小時補水 150–200ml,不要等口渴才喝水。
  • 電解質補充: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或運動後,可搭配含鈉、鉀的運動飲料,維持電解質平衡。
  • 避免一次大量喝水:過量水分反而可能造成低鈉血症,建議少量多次。

簡單來說,保持穩定的水分攝取,比一次喝很多水更安全有效。

避開高溫時段,降低中暑風險

夏天中午到下午 3 點通常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紫外線強、熱度高,如果長時間暴露在戶外,身體很容易出現中暑症狀。

小技巧:

  • 調整作息: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晨 6–9 點或傍晚 5–7 點,避開高溫時段。
  • 尋找陰涼或室內空間:若必須出門,可以選擇樹蔭、遮陽棚,或在空調環境中休息。
  • 外出防護:戴寬邊帽、太陽眼鏡,穿透氣衣物,減少皮膚直接暴露。

簡單防護,不僅降低中暑風險,也能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穿著透氣衣物,幫助散熱

衣服材質與穿著方式,會直接影響人體散熱效率。夏天若穿著厚重或貼身衣物,汗水不易蒸發,體溫容易升高,增加中暑風險。

小技巧:

  • 選擇透氣、寬鬆的衣物:棉、麻材質能讓汗水更快蒸發,保持涼爽。
  • 淺色衣物優先:淺色可反射陽光,降低熱吸收。
  • 避免長時間穿厚重鞋襪:保持足部乾爽,有助血液循環。

此外,外出時可攜帶小型折疊扇或噴霧水壺,隨時給身體降溫。

中暑症狀要注意什麼?

即使做好防護,仍可能出現輕微中暑症狀,像是頭暈、噁心、口渴或心悸。遇到這些狀況,建議立刻採取以下措施:

  1. 移到陰涼或空調環境,停止所有活動。
  2.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慢慢飲用。
  3. 降溫:可用濕毛巾擦拭額頭、脖子或手腳,幫助體溫下降。

若症狀持續或惡化,如嘔吐、意識不清、體溫高於 40℃,應立即就醫,以免引發熱衰竭或器官損傷。

 

結語

夏天雖熱,但只要掌握 補水有技巧、避開高溫時段、穿透氣衣物 這三大原則,就能大幅降低中暑風險,保持身體健康。同時,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兒童更應特別注意,隨時補水、調整作息,並避免長時間曝曬。

炎夏健康過日子,其實可以很簡單,只要把日常小習慣做好,你也能輕鬆享受清爽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