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十大死因:胃癌名列第七
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男性約為女性2倍。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列居2018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七位!
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胃痛也需注意
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初期常見胃部不適症狀,包括消化不良、腹脹、上腹部悶痛、輕微噁心反胃、胃燒灼、喝水易嗆、吞嚥困難、下痢等警訊,易與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混淆,需要透過更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找到原因!
找出胃痛病因 讓你不再「胃」懼疼痛
胃痛問題絕不能姑息,積極面對、找出病因,才能有效根除胃疾!
每個月接踵而來的業績壓力、三餐外食、大吃大喝的生活是否已經讓你的胃出了問題?一般人遇到「胃痛」,不是來顆胃藥就是止痛藥,這樣的動作可能就是姑息疾病的元兇。試著分析疼痛的位置、時間與伴隨症狀以評估胃痛原因、積極治療,同時做好生活飲食管理,讓胃痛不再說來就來!
說到胃痛,你我都不陌生,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胃痛的原因嗎?多數人遇到胃痛時,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隨便吞個胃藥了事,這種做法可能就是讓胃病惡化的原因之一。
胃痛來襲 自行服藥?找醫師?
遇到胃痛問題,你通常是找醫師還是自行解決呢?如果是已確診的一般胃痛,可以服用醫師所開立的藥物,若為不明胃痛,建議您還是要找腸胃科醫師確診,以免因為亂服藥物而延誤病情。由於可能造成胃部疼痛的病因不少,就診時一定要指出疼痛的位置,並且明確告知醫師是否有其他症狀,才能讓醫師做準確診斷。
生活準則 讓你遠離胃痛
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或飲食習慣不正常、個性急躁易緊張、自我要求高的人最容易面臨胃痛問題,想要遠離胃痛,除了輕鬆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之外,適當的運動與正確飲食習慣同等重要。
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少吃刺激性或過油、過甜的食物,另外更需避免咖啡、酒、茶、吸煙等情況;若是已經出現胃脹或是食慾不振的情況,可以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等到情況稍有改善,再恢復正常飲食。
三大線索 確認你的胃痛問題
許多人對於發生在腹部的疼痛,一律稱為胃痛、肚子痛,但若嚴格來看,疼痛發生的位置、時間與症狀不同,主因可能就大大不同,光是上腹疼痛可能反映的問題就不少,因此絕不可輕忽。
確認痛點真正的胃痛通常發生在上腹、偏左上的疼痛,但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甚至是肝、膽、胰的問題,但是若疼痛位置明顯不在上腹部,甚至在下腹部或左右兩側或是不定點,則可能是腎臟、腸或是其他器官所引起。
疼痛時間疼痛若發生在餐前,可能的原因包括過度飢餓、慢性胃炎、胃酸過多、消化道潰瘍等問題;若發生於用餐後,則可能是食道、胃潰瘍、肝、膽引起,因此疼痛時間也是判斷疼痛主因的一大重點。
伴隨胃痛而來的症狀也是不可或缺的線索,通常可能出現打嗝不止、胃脹、想吐、腹瀉、胸悶、吐血等症狀;以食道問題為例,除了疼痛還可能出現胸悶、打嗝甚至嗝出酸水等症狀,因此絕不能認為只是單純胃痛就輕忽。
成人健檢不可少的項目:胃鏡
「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照胃鏡,它利用一根導光纖維,將內視鏡從口腔伸入上消化道,從食道、胃、到十二指腸,做一系列的觀察,像是把醫生的視覺延伸到內臟。
連接內視鏡的螢光幕,可以清楚地秀出胃裡乾坤,甚至連一旁的病人也能看到自己的內臟顯影。
大體而言,胃鏡比胃X光攝影正確,但是也會造成病人的疼痛。「無痛式內視鏡檢查」的發明,就是想解決這種侵入性檢查所帶來的疼痛。它在美國已經十分普遍,在台灣則是自費選項,對於特別怕痛或有不同需要的病人,醫生才會提出這項建議。
無痛式檢查是讓病人做全身麻醉,待病人睡著後,再做檢查,因此病人不知道醫生在什麼時候塞東西進去,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完全處於一種無痛、意識模糊的狀態。
🔻醫聯網多元服務,等您來體驗🔻
◾️ 了解健康檢查: https://med-net.com/PrecisionMedicine
◾️ 線上醫師諮詢: https://expert.med-net.com/index
◾️ 短期照護服務: https://pse.is/47nzj5
◾️ AI智能醫師: https://med-net.com/AIDoctor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