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次長罹癌震撼!胃癌潛伏無聲,這些警訊千萬別忽略

衛福部次長罹癌震撼!胃癌潛伏無聲,這些警訊千萬別忽略

作者:醫聯網編輯部

衛福部次長驚傳罹患胃癌,引起社會關注。胃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被稱為「沉默殺手」,及早發現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胃癌高危族群與好發原因

胃癌的成因複雜,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台灣約有半數成年人感染過此菌,長期慢性胃炎容易演變成胃癌。
  • 飲食習慣:愛吃高鹽、醃漬、燒烤或加工食品的人,罹癌風險升高。
  • 生活習慣:吸菸、過量飲酒、作息不規律、長期壓力大,均可能加速胃部發炎與癌變。
  • 遺傳與年齡因素:50歲以上男性、家族有胃癌病史者屬高風險群。
  • 慢性胃病:長期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者需定期追蹤。

醫師提醒,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暴飲暴食與夜宵習慣也可能提高胃癌風險。

胃癌早期症狀易被忽略

胃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消化不良。常見徵兆包括:

  • 上腹悶痛或灼熱感
  • 飯後脹氣、噁心、食慾下降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若癌症進展至中晚期,可能出現吞嚥困難、黑便、嘔血或貧血。醫師建議,出現上述症狀持續超過兩週,應立即就醫檢查。

胃癌診斷方式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的黃金標準。透過胃鏡,醫師可直接觀察胃黏膜,並取樣切片確診;若懷疑癌症擴散,還會安排電腦斷層(CT)或內視鏡超音波。

此外,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也是早期篩檢的重要工具,感染者可透過抗生素療程根除細菌,降低胃癌風險。

胃癌治療現況

治療方式依癌症期別不同而有所差異:

  • 早期胃癌:可透過內視鏡切除(ESD)移除病灶,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 中晚期胃癌:需進行部分或全胃切除手術,並搭配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
  • 免疫治療:適用於特定患者,可延長存活期並改善生活品質。

早期發現胃癌,五年存活率可超過九成;晚期才確診,存活率則可能低於三成。

預防胃癌的日常策略

胃癌可預防可控管,以下策略值得留意:

  1. 定期胃鏡檢查:50歲以上或有家族病史、長期胃病者,每2–3年檢查一次。
  2.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若檢測陽性,依醫師指示完成療程。
  3. 飲食清淡:少鹽少醃漬,多攝取蔬果、維生素C食物,有助抑制致癌物形成。
  4. 健康生活習慣:戒菸戒酒、規律作息、控制壓力。

警覺身體信號:長期胃不適、體重減輕或黑便,務必及早就醫。

胃癌防治關鍵:早一步就贏一半

胃癌並非老年病,也不是無法預防的疾病,關鍵在於重視早期警訊、定期健康檢查與改善生活習慣。透過正確飲食、幽門桿菌篩檢與早期治療,胃癌的威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健康不是等來的,而是主動守護的。從今天開始,給你的胃一份關愛,別讓沉默的威脅悄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