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讓癌症預防加快一步
在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同時,疾病治療仍有著迷思,那就是究竟要消滅疾病,還是與之共處?自體細胞的病變,如何在不破壞健康細胞的原則下進行治療?…
在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同時,疾病治療仍有著迷思,那就是究竟要消滅疾病,還是與之共處?自體細胞的病變,如何在不破壞健康細胞的原則下進行治療?…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位於人體右上腹部的肋骨內,體積大且重達約一點五公斤,占體重的百分之二到二點五,但它沒有神經分佈,是個無聲無息、日夜默…
根據衛福部106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中風)位居第4,最常見的為缺血性中風,占了中風比例的7成,相當於台灣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
文/哈佛健診院長納祖德醫師 時序入冬,總是會聽到一些新聞開始讓大家注意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其實,不只是冬季,我們應該時常都要注意自己的血壓。…
文/ 哈佛健診院長 納祖德 健康檢查的過程中,是否能從檢驗報告數據中,發現疾病的徵兆或趨勢,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透過很通俗的說法解釋給客人聽,…
健保連年虧損,從2017到2019年,3年就虧掉701億。2018年健保支出有86.7%用在「個人醫療保健」,而健保支出第一名的疾病竟是洗腎! 近期有專家提出欲…
每年衛福部都會公布十大癌症數據,但對妳(你)而言,是否認為那只是一則新聞或是官方統計?其實癌症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人們長期忽略所帶來的…
許多知名藝人因罹患大腸癌須手術治療,甚至因而與世長辭,引起大眾對大腸癌的關注。為了讓大家對大腸癌多些認識,醫師特別以四個W來說明: 疑問 1 、…
天氣變化大,氣溫時常溜滑梯,醫院門診心血管疾病患者激增,誰能保證,下一個不會是自己? 氣溫逐漸下降,代表著冬天真的來臨了!一旦寒流來襲、溫度…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張破碎的臉……」,寫出「恰似你的溫柔」這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知名音樂人,卻因罹患胰臟癌病逝,得年44歲,就此引起民…
文/ 哈佛健診院長 納祖德 做健康檢查的年齡趨勢越來越年輕化,站在預防的角度而言,這樣是很好的事情,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更能及早獲知正確的健康觀…
文/哈佛健診院長 納祖德 在診察時,看見體重超重的人,會擔心他們有慢性疾病的危險;但看見體重過輕的,也不禁想要搖頭,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小姐,想…
撰文:醫聯網編輯群 氣溫變化大,流感強勢來襲,大家莫不嚴陣以待,深怕被病菌感染。而想要免於感染的威脅,除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外,還可以運用芳…
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平均壽命逼近八十大關,其中女性平均壽命甚至高達82歲,男性則為75歲;長壽趨勢來臨,現代人不再只求壽命延長,更要活得有品質…
正逢夏秋交替、季節更迭之際,不論因過敏或天氣變化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都讓人難受,簡單DIY妙方,讓你拋掉鼻音天使身分,從現在開始,重新迎接清新空氣…
工時長、壓力大,飲食習慣又不健康,不少人一定有腦袋昏沉刺痛的困擾,根據世界頭痛協會(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指出,頭痛是一種年齡越…
你知道國內的重金屬污染有多嚴重嗎?據統計,每100個人中就有85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過高。工業排放出的廢水造成水源與土壤的污染,進而影響了食物與飲…
拒絕檳榔、煙、酒;發覺異常立即就醫,並保持飲食作息正常,就是遠離口腔癌的最佳方式。 你知道台灣十大癌症當中,哪一項癌症是成長率最高的嗎?答案…
一般人將貧血與女性畫上等號,其實男性也有可能出現貧血問題,主要原因與飲食、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有關,想要遠離貧血困擾,確定病因、對症下藥…
胃痛問題絕不能姑息,積極面對、找出病因,才能有效根除胃疾! 每個月接踵而來的業績壓力、三餐外食、大吃大喝的生活是否已經讓你的胃出了問題?一般…
回顧演藝圈,許多藝人因為肝癌而殞落,國寶級烹飪大師傅培梅也曾因罹患肝癌而住院治療,後因胰臟癌合併肝肺轉移引發心肺衰竭逝世,讓人深感生命的脆…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及生活步調快速,壓力過重、飲食精緻化、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取過多,再加上缺乏運動,伴隨而來的心血管疾病罹病機率明顯增…
脊椎是人類重要的部位,聯繫著四肢骨骼支撐起整個身體,大腦也需要透過脊髓傳遞指令,讓身體動作協調順暢,脊椎的健康不僅關乎儀態更是全身健康的關…
乳癌年輕化,發生率更呈上升趨勢,對於乳房,除了美觀,一定要更重視健康! 在台灣,乳癌已是女性常見癌症的第二位,罹患的年齡層更是逐年下降,近年…
文/黃如玉 (知名脊骨神經醫師) 會長骨刺絕對是長時間的錯位和壓迫造成的,從側面看頸部,會發現很多人的頭是往前傾斜,耳朵和肩膀無法成為一條垂…
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普遍提昇,營養攝取良好,導致現代人的文明病叢生,脂肪肝就是其中一項。 肥胖、嗜酒、糖尿病患 脂肪肝好發族群 脂肪肝在台灣是很…
你知道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有多深嗎?據今年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居第五位,不僅如此,糖尿病更成為全球性的趨勢,WHO更預估到了2030年,全球糖尿病…
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許多人長期為其所苦,在尚未發現有胃幽門螺旋桿菌存在的20世紀初,一直朝向壓力過大、胃酸分泌過多等治療重點,爾後…
內容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 天氣變化,家人接二連三的噴嚏聲、擤得又紅又腫的紅鼻頭、皮膚紅腫發癢……的症狀,是否揪緊了您的心…
癌症一直是人類健康的大敵,在台灣更不例外,從衛生署最新公佈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癌症對國人的威脅已經與日俱增了。因此如何有效篩檢癌症,以期早…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時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列,隨著年齡增長,罹病的比率大幅增加。6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有三分之一是高血壓患者,雖然比率…
許多子女帶著家中長輩外出吃大餐,在慶祝之餘,不曉得為人子女的你,是否也有為爸爸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態?根據國健署2017年5月最新發布男性癌症的十大…
女性十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三位,已連續第四年向上竄升,女性不可不慎! 糖尿病是目前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更在十大死因排行中名列前矛,死亡人數增加…
文/謝瀛華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泰安醫院院長 ) 常覺得倦怠、無力、身心不適嗎?但是卻找不到病因,那麼你可能正處於「亞健康」狀態。…
撰文:醫聯網編輯群 偏頭痛成為現代文明病,雖然無法根治,學會避免頭痛上身的方法,就是最佳的相處之道。 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國內保守估計約有150萬…